送陳正德教諭常熟
此邦自是高陽裏,陳太丘家好孫子。
十年閉戶養雋聲,我先子後一時起。
前時送兄今送弟,綵衣拜親親爲喜。
人言昆令而季強,羨君清標如玉峙。
善和尚有千卷書,一一窮探親夜幾。
新詩那更翻手成,便當拾芥取青紫。
小營甘旨束書去,且煩私淑青衿士。
天公應念友于情,任國相望才尺咫。
蘇州明白照兩縣,正好高吟清影裏。
吳江定作對牀留,笑隔垂虹膾鮮鯉。
託好我已三世深,待老敢當二生侍。
蕭蕭風雨起送客,萬里飛鴻看雙眥。
端明老子舊家聲,一舉先鞭從此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高陽裡:指陳家所在的地方,比喻其地人才輩出。
- 陳太丘:指陳寔,東漢末年的名士,這裡代指陳正德的家族。
- 綵衣:五彩的衣服,古代常用以指官服或喜慶時所穿。
- 玉峙:如玉般挺立,形容人的風姿或品德。
- 窮探:深入探究。
- 拾芥:比喻輕而易擧。
- 青紫:指高官的服飾,代指高官顯爵。
- 私淑:私下裡敬仰而未得到直接的傳授。
- 友於:指兄弟間的情誼。
- 尺咫:比喻距離很近。
- 明白:指清澈的月光。
- 對牀:指朋友或兄弟同牀共話。
- 垂虹:指吳江上的垂虹橋。
- 膾鮮鯉:指美味的鯉魚。
- 三世:指連續三代。
- 雙眥:雙眼,這裡指遠望。
- 先鞭:比喻先行一步。
繙譯
這個地方自古以來就是人才輩出的高陽裡,陳太丘家有著優秀的後代。十年間閉門不出,培養出了卓越的名聲,你和你的兄長先後嶄露頭角。之前我送別了你的兄長,現在又要送別你,你穿著五彩的衣服廻家拜見父母,他們一定非常高興。人們都說你像崑侖山一樣雄偉,你的弟弟也很強,羨慕你如玉般的風姿。你家藏書豐富,你一一深入探究,夜以繼日。你的新詩隨手就能寫成,很快就能輕易獲得高官顯爵。你整理好行裝,帶著美食去教書,私下裡敬仰那些青衿學子。天公應該會考慮到我們兄弟間的情誼,即使我們相隔不遠,但也是國家之望。囌州的月光清澈,正好在高吟詩句的清影裡。吳江上,我們一定會再次相聚,隔著垂虹橋笑談,品嘗美味的鯉魚。我們的友誼已經延續了三代,我老了以後,你們要好好照顧我。風雨中,我看著你遠行,萬裡飛鴻,我雙眼遠望。耑明老子的家聲,從你這一代開始,將會更加顯赫。
賞析
這首詩是牟巘送別陳正德去常熟教書的作品,詩中充滿了對陳家的贊美和對陳正德的期望。詩人通過對陳家歷史和陳正德個人才華的描述,表達了對陳家的敬仰和對陳正德未來的美好祝願。詩中運用了許多典故和比喻,如“高陽裡”、“陳太丘”、“玉峙”等,增加了詩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人文情懷。
牟巘
巘字獻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宋端明學士子才之子,擢進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子應龍,鹹淳進士,元初起教授陵陽州,以上元簿致仕。當宋亡時,獻之已退不任事矣。一門父子,自爲師友,討論經學,以義理相切磨。應龍遂以文章大家見推於東南。是時宋之遺民故老,伊憂抑鬱,每託之詩篇以自明其志。若謝皋羽、林德陽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其他仇仁近、戴帥初輩,猶不免出爲儒師,以升斗自給。獻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緇。元貞、大德之間,年在耄耋,巋然備一時文獻,爲後生之所矜式。所著《陵陽集》若干卷,次子帥府都事應復所編,國史編修程端學爲之序。謂其出處有元亮大節,正不當徒以詩律求之也。
► 4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