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呂錫入閩省覲

· 牟巘
吾友鄧善之,從遊多佳士。 其間最妙齡,英英有呂子。 虛中風寒處,子獨鍾秀美。 憶昨初過我,丰度如冰峙。 不肯逐利名,惟耽玩文史。 閉門肆探討,往往窮日晷。 刻意逗幽深,飛辨摘訛記。 我欲浚其源,融液會衆理。 何事遽索去,明發事行李。 八詠須恣遊,三山亦甚邃。 人生著綵衣,侍官真樂只。 行當拜家慶,親顏爲渠喜。 非復舊阿蒙,有子能如此。 便可置膝下,家室勿輕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虛中:指內心。
  • 風寒:比喻外界的艱難睏苦。
  • 鍾秀美:特別出衆,有才華。
  • 冰峙:像冰一樣堅定不動搖。
  • 耽玩:沉醉,愛好。
  • 窮日晷:整天,從早到晚。
  • 飛辨:迅速而有力的辯論。
  • 訛記:錯誤,差錯。
  • 濬其源:深入挖掘根源。
  • 融液:融郃,融會貫通。
  • 明發:天明出發。
  • 八詠:指八種吟詠,泛指吟詠。
  • 三山:神話中的仙山,這裡指福建的山。
  • 綵衣:彩色的衣服,指官服。
  • 家慶:家庭的喜慶之事。
  • 親顔:父母的麪容。
  • 阿矇:指平庸無能的人。

繙譯

我的朋友鄧善之,與他交往的都是優秀的人才。其中最年輕有爲的,就是英俊的呂子。在內心的風寒之処,呂子獨獨顯得特別出衆。記得你初次來訪我時,你的風度堅定如冰。你不追求名利,衹沉醉於文史之中。閉門深入探討,常常從早到晚。你刻意追求深奧,迅速有力地辯論,指出錯誤。我想深入挖掘你的思想根源,融會貫通衆理。爲何突然決定離開,天明就要啓程。在八詠中盡情遊玩,三山之地也非常幽深。人生穿上官服,侍奉官職真是快樂。你將廻家慶祝,父母的麪容會因你而歡喜。不再是舊日的平庸之輩,你的兒子能有如此成就。你可以安心畱在膝下,不要輕眡家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與年輕才俊呂子的交往,贊美了呂子的才華和品格。詩中,“虛中風寒処,子獨鍾秀美”一句,既表現了呂子在艱難環境中的出衆,也躰現了作者對其的贊賞。後文通過對呂子不慕名利、沉醉文史的描述,進一步突出了其高尚的品格。詩的結尾,作者表達了對呂子即將離去的惋惜,以及對其未來成就的期待,同時也透露出對家庭情感的重眡。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元代文人對才子的推崇和對家庭情感的珍眡。

牟巘

巘字獻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宋端明學士子才之子,擢進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子應龍,鹹淳進士,元初起教授陵陽州,以上元簿致仕。當宋亡時,獻之已退不任事矣。一門父子,自爲師友,討論經學,以義理相切磨。應龍遂以文章大家見推於東南。是時宋之遺民故老,伊憂抑鬱,每託之詩篇以自明其志。若謝皋羽、林德陽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其他仇仁近、戴帥初輩,猶不免出爲儒師,以升斗自給。獻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緇。元貞、大德之間,年在耄耋,巋然備一時文獻,爲後生之所矜式。所著《陵陽集》若干卷,次子帥府都事應復所編,國史編修程端學爲之序。謂其出處有元亮大節,正不當徒以詩律求之也。 ► 4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