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申歲間中清賞十景秋江明月艇
麗圃橫長笛,秋風感慨聲。
一吹山石裂,三弄波濤縈。
江空翠蛟泣,夜靜蒼龍鳴。
鶴怨雲巢冷,猿啼月嶺明。
嫠婦悲秋淚,孤臣去國情。
遺音尤激烈,高調轉悽清。
曲終情未盡,目送數峯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戊申歲: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具體對應公曆哪一年需要根據歷史背景推算。
- 葉顒:元代詩人。
- 麗圃:美麗的花園。
- 橫長笛:橫吹長笛,指吹奏笛子。
- 山石裂:形容笛聲激越,彷彿能使山石裂開。
- 三弄:指多次吹奏同一曲調。
- 波濤縈:波濤環繞,形容笛聲如波濤般迴旋。
- 翠蛟:綠色的蛟龍,這裏指江中的水波。
- 蒼龍鳴:蒼龍即青龍,這裏形容笛聲如龍鳴。
- 鶴怨:鶴的哀鳴,表示孤獨。
- 雲巢冷:雲中的巢穴顯得冷清,形容高遠孤寂。
- 猿啼:猿猴的啼叫,常用來形容哀怨之情。
- 月嶺明:月光照亮山嶺,形容夜晚的明亮。
- 嫠婦:寡婦。
- 孤臣:被君王疏遠的臣子。
- 去國情:離開故國的情感。
- 遺音:留下的音樂,指笛聲。
- 高調:高亢的曲調。
- 悽清:淒涼而清冷。
- 曲終:樂曲結束。
- 目送:目不轉睛地看着。
- 數峯青:幾座山峯在月光下顯得青翠。
翻譯
在戊申年的秋天,我在清靜的夜晚欣賞着十景之一的秋江明月。美麗的花園裏,有人橫吹長笛,秋風中笛聲帶着感慨。笛聲一響,彷彿山石都要裂開,多次吹奏同一曲調,波濤似乎也隨着笛聲迴旋。江面上,水波如綠色的蛟龍在哭泣,夜深人靜時,笛聲如蒼龍鳴叫。鶴在雲中的巢穴哀鳴,猿猴在月光照亮的山嶺上啼叫。寡婦因秋天的到來而悲傷落淚,被疏遠的臣子離開故國,情感深重。笛聲留下的音樂依然激烈,高亢的曲調轉爲淒涼而清冷。樂曲結束後,情感仍未盡,我目不轉睛地看着月光下青翠的幾座山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秋夜中,詩人通過長笛的音樂表達深沉的情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如山石、波濤、翠蛟、蒼龍等,來增強笛聲的感染力。通過「鶴怨」、「猿啼」等動物的哀鳴,以及「嫠婦悲秋淚」、「孤臣去國情」等人物情感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離別和孤獨的深刻體驗。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優美,通過對自然和人物情感的細膩描繪,傳達了一種淒涼而清冷的秋夜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