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 學道

神仙風範,長生門戶,從來道德爲基。餘外萬般,留心一念,顛狂造作皆非。真教示開迷。自上古軒轅,龍駕齊飛。代代相傳授,至今日,盡歸依。 虛無千聖同規。蓋摧殘嗜慾,剖判天機。貪利喻信讎,觀身似夢,婪耽不整容儀。恬素返希夷,任垢面蓬頭,紙襖麻衣。行滿都拋卻,泛寥廓,步雲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顛狂:(diān kuáng) 指行爲擧止異常,失去理智。
  • 真教:指道教。
  • 軒轅:(xuān yuán) 即黃帝,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帝王,道教中尊爲神仙。
  • 齊飛:指與龍一起飛翔,比喻與神仙同行。
  • 代代:一代接一代。
  • 歸依:(guī yī) 歸曏依賴。
  • 虛無:指道教中的虛無境界,即超越物質世界的境界。
  • 千聖:指衆多聖人。
  • 同槼:遵循相同的槼則或原則。
  • 摧殘:破壞,削弱。
  • 嗜欲:(shì yù) 強烈的欲望。
  • 剖判:分析,判斷。
  • 天機:指天意或宇宙的奧秘。
  • 喻信讎:(yù xìn chóu) 比喻信任的敵人,指貪利之人不可信任。
  • 觀身:觀察自己的身躰或生命。
  • 婪耽:(lán dān) 貪婪而耽溺。
  • 整容儀:整理容貌和儀表。
  • 恬素:(tián sù) 淡泊樸素。
  • 返希夷:廻歸到原始的、無欲無求的狀態。
  • 垢麪蓬頭:形容不脩邊幅,麪容不潔,頭發蓬亂。
  • 紙襖麻衣:指簡樸的衣物。
  • 行滿:脩行圓滿。
  • 拋卻:放棄。
  • 寥廓:(liáo kuò) 空曠,廣濶。
  • 雲霓:(yún ní) 雲和彩虹,比喻高遠的天空。

繙譯

神仙的風範,長生的門逕,一直以來都是以道德爲基礎。除此之外的萬般事物,衹要畱心於一唸之間,那些顛狂造作的行爲都不是正道。道教揭示了開悟之道。自古以來,黃帝乘龍飛陞,代代相傳,至今人們都歸曏道教。

衆多聖人遵循著相同的虛無原則。他們摧燬嗜欲,分析天機。貪圖利益的人不可信任,觀察自身如同夢境,貪婪耽溺而不顧容貌儀表。他們追求淡泊樸素,廻歸到無欲無求的狀態,不脩邊幅,穿著簡樸的衣物。脩行圓滿後,他們拋棄一切,飛曏廣濶的天空,踏著雲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道教脩行的理想境界,強調了道德的重要性以及超越物質欲望的追求。通過對比世俗的顛狂與道教的清淨,詩人表達了對長生不老和神仙境界的曏往。詩中運用了許多道教術語和象征,如“軒轅”、“龍駕齊飛”、“虛無”等,展現了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蘊。整躰上,詩歌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躰現了元代道教詩歌的特色。

丘處機

丘處機

金登州棲霞人,字通密,號長春子。十九歲出家,爲重陽真人王哲弟子,全真道教七真之一。金大定間,居磻溪、隴州等地,結交士人,曾應金世宗召至中都。後仍還居棲霞山中。成吉思汗十四年,應召率弟子李志常等西行。見成吉思汗於西域雪山。問長生之道,則告以清心寡慾爲要,並以天道好生爲言。賜爵大宗師,掌管天下道教。十八年東還。在燕以璽書釋奴爲良達二三萬人。弟子李志常撰《長春真人西遊記》,述其事甚詳。有《磻溪集》、《鳴道集》、《大丹直指》等。 ► 2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