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龍十詠

· 安熙
步上吟臺荒,極目但平楚。 四顧渺無人,持杯欲誰語。 心期友招隱,自笑非樑父。 抱膝一長歌,商聲振林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封龍十詠:詩題,封龍山位於今河北省,十詠指的是對封龍山的十次吟詠。
  • 安熙:元代詩人。
  • 吟臺:指詩人吟詠的地方。
  • 平楚:指平野,楚指叢生的草木。
  • :遙遠,模糊不清。
  • 持杯:拿着酒杯。
  • 心期:心中期望。
  • 友招隱:朋友邀請隱居。
  • 梁父:古代隱士,這裏指自己不是像梁父那樣的隱士。
  • 抱膝:雙手抱膝,形容沉思或吟詠的樣子。
  • 長歌:長聲歌唱。
  • 商聲:古代五音之一,這裏指悲傷的歌聲。
  • 林莽:茂密的樹林。

翻譯

我步上吟詠的臺地,一片荒涼,極目遠望,只見平坦的野地和叢生的草木。四周環顧,空無一人,我手持酒杯,想要與誰交談呢?心中期望有朋友邀請我一同隱居,但我自嘲不是像梁父那樣的隱士。我雙手抱膝,長聲歌唱,悲傷的歌聲震動了茂密的樹林。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獨自在封龍山吟詠的情景,通過「吟臺荒」、「平楚」、「渺無人」等詞語,傳達出一種孤獨和寂寞的氛圍。詩中「持杯欲誰語」表達了詩人渴望交流的情感,而「心期友招隱」則透露出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最後,「抱膝一長歌,商聲振林莽」以悲歌震動林木的形象,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激盪和無法言說的情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隱逸生活的熱愛與嚮往。

安熙

元真定藁城人,字敬仲,號默庵。性至孝。既承家學,又私淑劉因之學。其學一以聖賢爲師。不屑仕進,家居教授,四方之來學者,多所成就。有《默庵集》。 ► 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