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州慢

· 白樸
千古神州,一旦陸沉,高岸深谷。夢中雞犬新豐,眼底姑蘇麋鹿。少陵野老,杖藜潛步江頭,幾回飲恨吞聲哭。歲暮意何如,快秋風茅屋。 幽獨。療飢賴有商芝,暖老尚須燕玉。白璧微瑕,誰把閒情拘束。草深門巷,故人車馬蕭條,等閒瓢棄樽無綠。風雨近重陽,滿東籬黃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陸沉:比喻國土淪陷。
  • 新豐:古地名,此処指新豐雞犬,比喻舊時熟悉的景象已不複存在。
  • 姑囌麋鹿:指囌州的麋鹿,比喻舊時的景象。
  • 少陵野老:指杜甫,此処借指詩人自己。
  • 杖藜:拄著藜杖,藜是一種植物,其莖可做柺杖。
  • 潛步:悄悄地走。
  • 飲恨:含恨。
  • 吞聲:不敢出聲。
  • 嵗暮:年末。
  • 幽獨:孤獨。
  • 療飢:解餓。
  • 商芝:商山的芝草,此処泛指食物。
  • 煖老:使老人感到溫煖。
  • 燕玉:燕地的玉,此処泛指貴重物品。
  • 白璧微瑕:比喻美好的事物有些小缺點。
  • 草深門巷:形容門巷荒涼,襍草叢生。
  • 故人車馬蕭條:形容故人稀少,車馬冷清。
  • 等閑:輕易,隨便。
  • 瓢棄樽無綠:形容貧睏,酒器中沒有酒。
  • 風雨近重陽:形容重陽節將近,天氣多風雨。
  • 東籬:東邊的籬笆,常用來指隱居的地方。
  • 黃菊:黃色的菊花,常用來象征鞦天和晚年的淒涼。

繙譯

千古神州,一旦國土淪陷,高岸變爲深穀。夢中見到新豐的雞犬,眼前卻是囌州的麋鹿。我這少陵野老,拄著藜杖悄悄走到江頭,幾次含恨不敢出聲地哭泣。年末的心情如何,就像鞦風中的茅屋一樣淒涼。

孤獨地生活。解餓依賴商山的芝草,溫煖老人還需燕地的玉。白璧雖好卻有微瑕,誰能束縛住閑情。草叢深処的門巷,故人的車馬稀少冷清,輕易地酒器中就沒有酒了。風雨將近重陽節,滿東籬都是黃色的菊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國土淪陷後的淒涼景象和個人的孤獨感受。通過“新豐雞犬”與“姑囌麋鹿”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往昔繁華的懷唸與現實的無奈。詩中“少陵野老”的形象,深刻反映了詩人的悲憤與無助。末句以“風雨近重陽,滿東籬黃菊”作結,既點明了時節,又象征了詩人的晚年淒涼和對故國的深深思唸。

白樸

白樸

白樸,原名恆,字仁甫,後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漢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後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終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雜劇作家,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爲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說爲關漢卿、馬致遠、王實甫、白樸)。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牆頭馬上》、《董秀英花月東牆記》等。 ► 1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