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東坡惠州梅花三疊
萬松嶺上三家村,林下美人現香魂。
淡妝素服謝雕飾,擺落玉鏡塵埃昏。
散花衣祴粘不落,昨夜偶過祇樹園。
樹下泠泠漱澗玉,亂流赤腳飛泉溫。
噴成澗草萬片玉,陰崖未肯希春暾。
自憐豔質媚幽獨,拄杖敲鏗誰過門。
相期但有月知狀,不用椽筆書要言。
花應一笑飲我語,隨風飛墜雙銀樽。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祇樹園(qí shù yuán):指佛教中的祇園精舍,是佛陀講法的地方。
- 澗玉:指山澗中的清澈水流,比喻水清如玉。
- 希春暾(xī chūn tūn):希,希望;春暾,春天的陽光。意指不願依賴春天的陽光。
- 幽獨:幽靜孤獨。
- 椽筆:指大筆,比喻重要的書寫工具。
翻譯
在萬松嶺上的三家小村裏,林中的美人顯現出她的香氣和靈魂。她穿着淡雅的衣裳,不加任何裝飾,彷彿擺脫了塵世的紛擾。她的花瓣如散落的衣帶,粘在衣襟上卻不落下,昨晚偶然經過祇樹園。在樹下,她用清涼的山澗水漱口,赤腳踩在亂流中,感受着溫暖的泉水。她的美麗如同山澗中噴涌的萬片玉石,不願依賴春天的陽光。她自憐豔麗卻幽靜孤獨,拄着柺杖敲擊着門,卻無人來訪。她期待着只有月亮知道的事情,不需要用大筆書寫重要的話。花兒應該會對我微笑,隨着風飛落,化作雙銀盃。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林中美人的形象,她淡雅脫俗,不依賴外界的讚美和關注,獨自享受着自然的寧靜和美麗。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如「澗玉」、「亂流」、「陰崖」等,營造出一種幽靜而神祕的氛圍。通過美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表達了詩人對於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