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蜀女轉昭君變

妖姬未著石榴裙,自道家連錦水濆。 檀口解知千載事,清詞堪嘆九秋文。 翠眉顰處楚邊月,畫卷開時塞外雲。 說盡綺羅當日恨,昭君傳意向文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妖姬:美麗的女子。
  • 石榴裙:紅色的裙子,常用來形容女子的服飾。
  • 錦水濆:錦江邊,錦江是四川的一條河流。
  • 檀口:紅潤的嘴脣,這裡指女子。
  • 千載事:千年來的故事。
  • 九鞦文:指深鞦時節的文章,這裡可能指昭君的故事。
  • 翠眉:形容女子眉毛的顔色。
  • (pín):皺眉。
  • 楚邊月:楚地的月亮,楚地指古代楚國,今湖北一帶。
  • 塞外雲:邊塞的雲,塞外指邊疆地區。
  • 綺羅:華麗的衣服,這裡指穿著華麗衣服的人。
  • 昭君:王昭君,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因和親而遠嫁匈奴。
  • 文君:卓文君,西漢時期的才女,與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廣爲流傳。

繙譯

那美麗的女子還未穿上紅色的石榴裙,她自稱家住在錦江邊。她的紅脣似乎知曉千年的故事,她的清詞足以贊歎深鞦的文章。她的眉頭微皺,倣彿楚地的月亮,展開的畫卷上描繪著塞外的雲。她述說著儅日穿著華麗衣裳的人們的恨意,昭君的心意通過她傳達給了文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美麗的蜀地女子,她不僅外表動人,而且才情出衆,能夠講述和理解歷史上的故事。詩中通過“檀口解知千載事”和“清詞堪歎九鞦文”展現了她的智慧和文採。同時,通過“翠眉顰処楚邊月”和“畫卷開時塞外雲”這樣的意象,詩人巧妙地連接了楚地與塞外的情感,表達了昭君的哀愁和對文君的傾訴。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女子的描繪,傳達了對歷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吉師老

中晚唐間在世。生平不詳。《全唐詩》存詩4首,出《才調集》卷八。其《看蜀女轉昭君變》一首,描寫唐時講唱變文之情形十分細緻,爲研究唐代變文者所重視。 ► 4篇诗文

吉師老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