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吉中孚拜官歸楚州
才子神骨清,虛竦眉眼明。
貌應同衛玠,鬢且異潘生。
初戴莓苔幘,來過丞相宅。
滿堂歸道師,衆口宗詩伯。
須臾里巷傳,天子亦知賢。
出詔升高士,馳聲在少年。
自爲才哲愛,日與侯王會。
匡主一言中,榮親千里外。
更聞仙士友,往往東回首。
驅石不成羊,指丹空斃狗。
孤帆淮上歸,商估夜相依。
海霧寒將盡,天星曉欲稀。
潮頭來始歇,浦口喧爭發。
鄉樹尚和雲,鄰船猶帶月。
到洞必傷情,巡房見舊名。
醮疏壇路澀,汲少井欄傾。
別我長安道,前期共須老。
方隨水向山,肯惜花辭島。
悵望執君衣,今朝風景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虛竦(sǒng):形容神態端莊。
- 衛玠:晉代美男子。
- 潘生:指潘岳,晉代文學家,以美貌著稱。
- 莓苔幘(zé):一種頭巾,表面有苔蘚狀的裝飾。
- 匡主:輔佐君主。
- 醮(jiào):古代一種祭祀儀式。
- 汲(jí):取水。
翻譯
才子神態清雅,眉眼明亮端莊。 容貌應與衛玠相似,鬢髮卻不同於潘岳。 初次戴上莓苔裝飾的頭巾,來到丞相的宅邸。 滿堂都是尊崇道學的大師,衆口一詞推崇詩壇領袖。 不久,巷子裏傳來消息,天子也知道了這位賢才。 下達詔書提升他爲高士,名聲在少年中傳開。 自認爲才華橫溢,日日與諸侯王公交往。 一句話輔佐君主,榮耀遠至千里之外。 更有仙人般的朋友,常常向東回首。 驅使石頭卻變不成羊,指點丹藥卻讓狗斃命。 孤帆從淮河上歸來,商人和旅客夜夜相伴。 海霧寒冷即將散盡,天上的星星漸漸稀少。 潮水開始退去,浦口喧鬧爭先出發。 故鄉的樹木依舊和雲相伴,鄰船還帶着月光。 到達洞穴必定傷感,巡視房間見到舊時的名字。 祭祀的壇路顯得生澀,井邊的欄杆也傾斜了。 告別我前往長安的道路,前方的旅程我們共同期待老去。 方纔隨着水流走向山川,豈會吝惜花兒離開島嶼。 悵然望着你的衣袖,今天的風景如此美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才子吉中孚的風采及其歸鄉的情景。詩中,李端以衛玠和潘岳作比,突出了吉中孚的非凡氣質和才華。通過對吉中孚拜官歸楚州的描述,展現了他的榮耀與孤獨,以及對故鄉的深情。詩的結尾,李端表達了對友人離別的不捨和對美好風景的留戀,情感真摯,意境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