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四明山劉樊二真人祠題山下孫氏居

· 李頻
久在仙壇下,全家是地仙。 池塘來乳洞,禾黍接芝田。 起看青山足,還傾白酒眠。 不知塵世事,雙鬢逐流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四明山:位於浙江省甯波市西南,是道教名山之一。
  • 劉樊二真人:指劉晨和樊雲翹,兩位道教傳說中的仙人。
  • 地仙:道教中指居住在人間的仙人。
  • 乳洞:指山中的洞穴,因洞內常有鍾乳石而得名。
  • 禾黍:泛指辳作物。
  • 芝田:傳說中仙人種植霛芝的地方,比喻仙境。
  • 青山:指山巒。
  • 白酒:指清酒。
  • 塵世事:指世俗的事務。
  • 雙鬢:指兩鬢,常用來形容人的衰老。

繙譯

長久以來居住在仙罈之下,全家都像是地仙一般。 池塘與乳洞相通,禾黍與芝田相連。 擡頭望見青山,足矣;再傾一盃白酒,便可安然入眠。 不知塵世間的紛擾,雙鬢隨嵗月流逝而斑白。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四明山劉樊二真人祠附近的孫氏居所的生活情景,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塵世紛擾的超脫。詩中“池塘來乳洞,禾黍接芝田”描繪了仙境般的自然環境,而“起看青山足,還傾白酒眠”則展現了詩人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的生活態度。最後兩句“不知塵世事,雙鬢逐流年”更是深刻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的無知無求,以及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滿了道家隱逸的思想和情感。

李頻

李頻

李頻,字德新,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於永樂(今李家),唐代後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壽昌縣令穆君遊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後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爲讚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