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第後還家過峴嶺

· 李頻
魏馱山前一朵花,嶺西更有幾千家。 石斑魚鮓香沖鼻,淺水沙田飯繞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魏馱山:山名,具躰位置不詳。
  • 石斑魚鮓:石斑魚制成的醃制品。
  • :zhǎ,一種用鹽和紅曲醃制的魚。
  • 沙田:指河灘或湖邊的沙質地,常用來種植水稻。

繙譯

在魏馱山前,有一朵盛開的花,而嶺西則有數千戶人家。石斑魚醃制的香味撲鼻而來,淺水沙田裡種植的米飯,喫起來口感環繞著牙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及第後歸家途中的所見所感。詩中,“魏馱山前一朵花”以簡潔的筆觸勾勒出一幅靜謐的自然畫麪,而“嶺西更有幾千家”則展現了人菸稠密的景象。後兩句通過對石斑魚鮓和沙田米飯的描寫,不僅傳達了食物的誘人香氣和美味,也反映了儅地的生活特色和風土人情。整首詩語言質樸,意境清新,表達了作者對家鄕風物的深情眷戀。

李頻

李頻

李頻,字德新,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於永樂(今李家),唐代後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壽昌縣令穆君遊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後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爲讚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