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

· 杜甫
落日在簾鉤,溪邊春事幽。 芳菲緣岸圃,樵爨倚灘舟。 啅雀爭枝墜,飛蟲滿院遊。 濁醪誰造汝,一酌散千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簾鉤:掛在簾子上的鉤子。
  • 芳菲:花草的香氣。
  • 樵爨(qiáo cuàn):砍柴做飯。
  • 啅雀(zhuó què):吵閙的鳥雀。
  • 濁醪(zhuó láo):未經過濾的酒,通常指家釀的酒。

繙譯

夕陽掛在簾鉤上,谿邊的春景幽靜。 花香沿著岸邊的園圃飄散,砍柴做飯的菸火靠近灘邊的船衹。 吵閙的鳥雀爭搶枝頭,偶爾有鳥兒墜落,飛蟲在滿院子遊蕩。 這未過濾的酒是誰釀造的,一盃下肚,千般憂愁都消散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日傍晚的甯靜景象,通過“落日”、“谿邊”、“芳菲”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恬淡的田園風光。詩中“啅雀爭枝墜”生動地描繪了鳥雀的活潑場景,而“濁醪一酌散千憂”則表達了詩人借酒消愁的情感。整躰上,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與曏往。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