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烽

· 杜甫
夕峯來不近,每日報平安。 塞上傳光小,雲邊落點殘。 照秦通警急,過隴自艱難。 聞道蓬萊殿,千門立馬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夕峰:傍晚的山峰。
  • 報平安:傳遞平安的消息。
  • 塞上:邊塞之上。
  • 照秦:照亮秦地,指陝西一帶。
  • 警急:緊急的警報。
  • 過隴:穿越隴山,指甘肅一帶。
  • 蓬萊殿:傳說中的仙境宮殿,這裡指皇宮。
  • 千門:形容宮殿門戶衆多。

繙譯

傍晚的山峰似乎離得很遠,每天都有消息傳來報平安。 邊塞上的烽火顯得微小,雲邊落下點點殘光。 烽火照亮了秦地,傳遞著緊急的警報,穿越隴山的路途自是艱難。 聽說皇宮中的蓬萊殿,千門萬戶間,人們立馬駐足觀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邊塞烽火的景象,通過“夕峰”、“塞上”、“照秦”等詞語,勾勒出一幅邊疆的蒼涼畫麪。詩中“每日報平安”與“警急”形成對比,表達了邊疆雖遠,但平安消息不斷,而一旦有緊急情況,則顯得格外艱難和重要。結尾的“蓬萊殿,千門立馬看”則暗示了皇宮中人們對邊疆消息的關注,躰現了詩人對國家安危的深切關懷。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