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從軍

· 杜甫
弱水應無地,陽關已近天。 今君渡沙磧,累月斷人煙。 好武寧論命,封侯不計年。 馬寒防失道,雪沒錦鞍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弱水:古代傳說中水名,因其淺而不能載舟,故稱弱水。
  • 陽關:古代關隘名,位於今甘肅省敦煌市西南,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關口。
  • 沙磧:沙漠中的沙石地帶。
  • 累月:連續數月。
  • 封侯:古代指被封爲諸侯,這裏泛指獲得高官厚祿。
  • 錦鞍韉:裝飾華麗的馬鞍和墊子。

翻譯

弱水之地似乎已無立足之地,陽關則彷彿近在天上。 今日你將渡過那沙石遍佈的荒漠,連續數月都將不見人煙。 你喜好武藝,不在乎命運如何,封侯之事也不計較歲月。 在寒冷的馬背上要小心迷失方向,大雪覆蓋了華麗的馬鞍和墊子。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送別友人從軍之作,詩中通過對弱水、陽關等邊疆地名的描繪,營造出一種遙遠而艱險的邊塞氛圍。詩中「好武寧論命,封侯不計年」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勇往直前、不畏艱險的讚賞,同時也透露出對友人未來的關切與祝福。末句「馬寒防失道,雪沒錦鞍韉」則以具體的景象,提醒友人在艱苦的行軍中要小心謹慎,體現了詩人深厚的友情和對友人安危的牽掛。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