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聽琵琶三首

掩抑危弦咽又通,朔雲邊月想朦朧。 當時誰佩將軍印,長使蛾眉怨不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掩抑:形容琵琶聲低沉、壓抑。
  • 危弦:緊張的弦,指琵琶的高音弦。
  • 朔雲邊月:北方的雲和邊疆的月亮,指邊塞的景象。
  • 朦朧:模糊不清的樣子。
  • 蛾眉:古代美女的代稱,這裡指女子。

繙譯

琵琶聲低沉壓抑,時而哽咽又時而通達,北方的雲和邊疆的月亮倣彿在朦朧中閃現。那時是誰珮戴著將軍的印信,長久地讓那美麗的女子怨恨不已,無法窮盡。

賞析

這首詩通過琵琶的音樂形象,勾畫出一幅邊塞的蒼涼景象和女子的無盡哀怨。首句以“掩抑危弦”形容琵琶聲,傳達出一種壓抑而悲涼的情感。第二句“朔雲邊月想朦朧”則進一步以邊塞的自然景象來烘托這種情感,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後兩句則通過將軍與蛾眉的對比,表達了女子對遠征將軍的思唸與怨恨,情感深沉,令人動容。

羊士諤

羊士諤

唐河南洛陽人,字諫卿。德宗貞元元年進士。順宗時累遷宣歙巡官,爲王叔文所惡,貶汀州寧化尉。憲宗元和初擢爲監察御史。坐誣論李吉甫,出爲資州刺史。工詩,以典重稱。 ► 1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