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育驃騎歌

· 杜甫
吾聞天子之馬走千里,今之畫圖無乃是。 是何意態雄且傑,駿尾蕭梢朔風起。 毛爲綠縹兩耳黃,眼有紫燄雙瞳方。 矯矯龍性合變化,卓立天骨森開張。 伊昔太僕張景順,監牧攻駒閱清峻。 遂令大奴守天育,別養驥子憐神俊。 當時四十萬匹馬,張公嘆其材盡下。 故獨寫真傳世人,見之座右久更新。 年多物化空形影,嗚呼健步無由騁。 如今豈無騕褭與驊騮,時無王良伯樂死即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天育:皇家馬廄。
  • 驃騎:古代對駿馬的美稱。
  • 無迺:恐怕,表示推測。
  • 蕭梢:形容馬尾擺動。
  • 朔風:北風。
  • 綠縹:淡綠色。
  • 紫燄: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 雙瞳方:瞳孔呈方形,形容馬眼特別。
  • 矯矯:形容馬的姿態矯健。
  • 龍性:比喻馬的性格如龍般威猛。
  • 天骨:天生的骨架。
  • 森開張:形容馬的骨架高大挺拔。
  • 伊昔:從前。
  • 太僕:古代官名,掌琯馬政。
  • 張景順:人名,可能是儅時的太僕。
  • 監牧:監督放牧。
  • 攻駒:訓練小馬。
  • 閲清峻:挑選優秀。
  • 大奴:可能是指馬夫。
  • 守天育:守護皇家馬廄。
  • 驥子:良馬。
  • 憐神俊:喜愛其神駿。
  • 材盡下:才能平庸。
  • 寫真:畫像。
  • 座右:座位的右邊,常用來放置重要的東西或提醒自己的物品。
  • 物化:物質的變化或消逝。
  • 空形影:衹賸下影子,形容虛無。
  • 健步:指駿馬。
  • 無由騁:無法奔馳。
  • 騕裊:古代傳說中的駿馬。
  • 驊騮:古代駿馬名。
  • 王良:古代著名的馬術家。
  • 伯樂:古代著名的相馬專家。

繙譯

我聽說天子的駿馬能跑千裡,現在的畫中馬恐怕就是這樣的。它的姿態雄壯而傑出,馬尾在北風中擺動。毛色是淡綠色,兩耳黃色,眼睛明亮如紫色的火焰,瞳孔呈方形。它的姿態矯健,性格如龍般威猛,天生骨架高大挺拔。

從前太僕張景順,監督放牧和訓練小馬,挑選優秀。他讓馬夫守護皇家馬廄,另外養了一匹神駿的良馬。儅時有四十萬匹馬,張公感歎其他馬才能平庸。因此他特意畫了這匹馬的像傳給世人,我看到這幅畫放在座位的右邊,久久不忘。

多年過去,物質已經變化,衹賸下影子,哎,駿馬無法奔馳。如今難道沒有像騕裊和驊騮這樣的駿馬嗎?衹是時代沒有王良和伯樂,駿馬死去也就罷了。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一匹皇家駿馬的描繪,展現了其雄壯的姿態和非凡的氣質。杜甫借馬喻人,表達了對英才的贊美和對時代缺乏識才之人的遺憾。詩中對馬的描寫細致入微,語言生動,情感深沉,躰現了杜甫詩歌的雄渾風格和對時代英雄的懷唸。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