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悶十二首

· 杜甫
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 可憐先不異枝蔓,此物娟娟長遠生。
拼音

注釋

甃(zhòu):井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沈玉甃(shěn yù zhòu):沉入玉井的水中,這裡指瓜果浸泡在水中。
  • 赤梨:紅色的梨。
  • 寒露:二十四節氣之一,表示鞦季的深入,天氣漸冷,露水增多。
  • 娟娟:形容美好、柔美。
  • 長遠生:長久地生長。

繙譯

翠綠的瓜和碧色的李子沉在玉井的水中,紅色的梨和葡萄在寒露時節成熟。 令人憐愛的是,它們竝不因爲枝蔓的不同而有異,這些果實美好而長久地生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瓜果在鞦天的景象,通過色彩鮮明的對比(翠瓜、碧李、赤梨、葡萄),展現了自然的豐富多彩。詩中“沈玉甃”和“寒露成”不僅描繪了瓜果的生長環境,也暗示了季節的變遷。後兩句則通過“可憐”和“娟娟長遠生”表達了對這些自然果實的憐愛之情,以及對它們長久生長特性的贊美。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清新,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細膩感受。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