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司直尋封閬州
丹雀銜書來,暮棲何鄉樹。
驊騮事天子,辛苦在道路。
司直非冗官,荒山甚無趣。
借問泛舟人,胡爲入雲霧。
與子姻婭間,即親亦有故。
萬里長江邊,邂逅一相遇。
長卿消渴再,公幹沈綿屢。
清談慰老夫,開卷得佳句。
時見文章士,欣然澹情素。
伏枕聞別離,疇能忍漂寓。
良會苦短促,溪行水奔注。
熊羆咆空林,遊子慎馳騖。
西謁巴中侯,艱險如跬步。
主人不世才,先帝常特顧。
拔爲天軍佐,崇大王法度。
淮海生清風,南翁尚思慕。
公宮造廣廈,木石乃無數。
初聞伐松柏,猶臥天一柱。
我瘦書不成,成字讀亦誤。
爲我問故人,勞心練征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丹雀:傳說中帶來好消息的鳥。
- 驊騮:駿馬,這裏比喻高司直。
- 司直:官名,指高司直。
- 冗官:閒散無用的官員。
- 姻婭:親家關係。
- 長卿:指司馬相如,這裏比喻高司直。
- 消渴:指司馬相如的病,這裏比喻高司直的困境。
- 公幹:公務。
- 沈綿:連續不斷。
- 澹情素:淡泊的情感。
- 伏枕:臥牀。
- 疇能:誰能。
- 漂寓:漂泊。
- 熊羆:熊的一種,比喻險惡的環境。
- 馳騖:奔走。
- 跬步:半步,比喻艱難。
- 世才:世代相傳的才幹。
- 天軍:天子的軍隊。
- 崇大:推崇,尊重。
- 南翁:指南方的老人,這裏指杜甫自己。
- 公宮:官府。
- 廣廈:大房子。
- 伐松柏:砍伐松柏,比喻破壞。
- 天一柱:比喻重要的支撐。
- 練征戍:訓練軍隊。
翻譯
丹雀銜着書信飛來,傍晚停歇在何處的樹上。 駿馬爲天子服務,辛苦地在路上奔波。 司直並非閒散的官員,荒山之中實在無趣。 請問那些泛舟的人,爲何要進入雲霧之中。 與你有着親家關係,既是親人也有舊情。 在萬里長江邊,偶然相遇。 長卿再次消渴,公務連續不斷。 清談安慰老夫,開卷得到佳句。 時常見到文士,欣然淡泊情感。 臥牀聽到別離的消息,誰能忍受漂泊。 美好的相聚總是短暫,溪水奔流不息。 熊羆在空林中咆哮,遊子要小心奔走。 西去拜見巴中的侯爵,艱難險阻如同半步。 主人不是世代相傳的才幹,先帝常特別關照。 提拔爲天子的軍佐,推崇王法度。 淮海生出清風,南方的老人尚思慕。 官府建造了廣廈,木石無數。 初聞砍伐松柏,仍臥於天一柱之上。 我瘦弱書不成,成字讀也誤。 爲我問候故人,勞心訓練軍隊。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送別高司直的作品,通過描繪丹雀、驊騮等意象,表達了對高司直辛苦奔波的同情和對別離的感慨。詩中「長卿消渴再,公幹沈綿屢」等句,既體現了高司直的困境,也反映了杜甫對友人的深切關懷。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凝練,展現了杜甫詩歌的深沉與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