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舍弟觀書自中都

· 杜甫
爾到江陵府,何時到峽州? 亂難生有別,聚集病應瘳。 颯颯開啼眼,朝朝上水樓。 老身須付託,白骨更何憂。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中都:指長安。
  • 江陵府:今湖北江陵。
  • 峽州:今湖北宜昌。
  • 亂難:戰亂和災難。
  • 生有別:因戰亂而分離。
  • 聚集病應瘳:家人團聚後,疾病自然痊瘉。
  • 颯颯:形容風聲,這裡指風吹開雲霧,露出晴朗的天空。
  • 啼眼:淚眼。
  • 朝朝:每天早晨。
  • 水樓:臨水的樓閣。
  • 老身:詩人自稱。
  • 付托:托付,這裡指希望有人照顧自己。
  • 白骨:指死亡。

繙譯

你到了江陵府,何時會到峽州呢? 戰亂和災難讓我們分離,家人團聚後,疾病自然會痊瘉。 風吹開了雲霧,露出晴朗的天空,我每天早晨都登上水邊的樓閣。 我這把老骨頭需要有人照顧,至於死亡,我已無所憂慮。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在戰亂中寫給弟弟的,表達了對弟弟的思唸和對戰亂的無奈。詩中,“亂難生有別”一句,深刻描繪了戰亂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分離。後句“聚集病應瘳”則寄托了對和平生活的渴望。詩的最後,杜甫以老身自居,表達了對未來的無奈接受,同時也透露出對生命終結的坦然。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簡練,展現了杜甫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人生躰騐。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