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萬里去長征,連年慣野營。 入羣來擇馬,拋伴去擒生。 箭撚鵰翎闊,弓盤鵲角輕。 問看行近遠,西過受降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niǎn):捏,撚。
  • 雕翎:箭尾的羽毛。
  • 鵲角:弓的一種,形狀似鵲。
  • 受降城:古代爲接受敵人投降而建的城池。

繙譯

離家萬裡去遠征,連年習慣於野外露營。 進入人群中挑選馬匹,離開同伴去捕捉生擒。 箭尾的羽毛寬濶,弓如鵲角般輕盈。 詢問行軍近遠,曏西穿越受降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戰士遠征的艱辛與英勇。通過“萬裡去長征”和“連年慣野營”展現了戰士的堅靭與不屈。詩中“入群來擇馬,拋伴去擒生”生動地描繪了戰士在戰場上的機智與果斷。最後,“西過受降城”一句,不僅指明了行軍的方曏,也隱含著戰士對勝利的渴望和對家鄕的思唸。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戰士的豪情壯志。

朱慶餘

朱慶餘

朱慶餘(生卒年不詳),名可久,字慶餘,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唐代詩人。寶曆二年(826)進士,官至祕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爲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後大爲讚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於是朱慶餘聲名大震。 ► 1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