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三首

· 杜甫
高浪垂翻屋,崩崖欲壓牀。 野橋分子細,沙岸繞微茫。 紅浸珊瑚短,青懸薜荔長。 浮查並坐得,仙老暫相將。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高浪:巨浪。
  • 垂翻:似乎要翻倒。
  • 崩崖:崩塌的懸崖。
  • 分子細:分佈得很細密。
  • 微茫:模糊不清的樣子。
  • 紅浸:紅色浸染。
  • 珊瑚:一種海洋生物,常呈紅色或粉紅色。
  • 薜荔:一種植物,常綠蔓生。
  • 浮查:浮動的木筏。
  • 並坐得:可以並排坐下。
  • 仙老:仙人。
  • 相將:相伴。

翻譯

巨浪似乎要翻倒屋頂,崩塌的懸崖彷彿要壓垮牀榻。 野外的橋樑分佈得細密,沙岸環繞,景象模糊不清。 紅色浸染的珊瑚短小,青色懸掛的薜荔蔓長。 浮動的木筏上可以並排坐下,仙人暫時相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水畫中的景象,通過誇張和想象的手法,將自然景觀與神話元素結合,展現了壯麗與神祕並存的畫面。詩中「高浪垂翻屋,崩崖欲壓牀」以誇張的筆觸描繪了驚濤駭浪和險峻山崖的震撼力,而「紅浸珊瑚短,青懸薜荔長」則細膩地刻畫了畫中的色彩與植物。最後兩句「浮查並坐得,仙老暫相將」則引入了仙境般的想象,增添了詩意的神祕與超脫。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