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試老人星見

· 李頻
良宵出戶庭,極目向青冥。 海內逢康日,天邊見壽星。 臨空遙的的,竟曉獨熒熒。 春後先依景,秋來忽近丁。 垂休臨有道,作瑞掩前經。 豈比周王夢,徒言得九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青冥(qīng míng):指天空。
  • 康日:指太平盛世。
  • 壽星:指老人星,古人認爲它的出現象徵長壽。
  • 的的(dí dí):明亮的樣子。
  • 熒熒(yíng yíng):微弱的光。
  • 依景:指星象與季節相符。
  • 近丁:接近丁年,即壯年。
  • 垂休:降臨吉祥。
  • 有道:指有德行的時代。
  • 作瑞:製造吉祥的徵兆。
  • 掩前經:超越以往的記載。
  • 周王夢:指周文王夢見九齡,預示長壽。
  • 九齡:九十歲,古時認爲九十歲是長壽的象徵。

翻譯

在美好的夜晚走出家門,極目遠望那深邃的天空。 在這海內太平的日子裏,天邊出現了象徵長壽的老人星。 它高高懸掛,明亮而清晰,整夜獨自閃爍着微光。 春天過後,它首先出現在應有的星象位置,秋天來臨時,它又接近了壯年的象徵。 它降臨在這樣一個有德行的時代,作爲吉祥的徵兆,超越了以往的記載。 這怎能比擬周文王的夢境,僅僅預示着九十歲的長壽。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一個寧靜的夜晚,仰望星空,見到老人星的情景。詩中,「良宵出戶庭,極目向青冥」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嚮往和探索。老人星的出現,被詩人賦予了吉祥和長壽的象徵意義,反映出詩人對太平盛世和美好生活的嚮往。詩的最後,通過對比周王夢和老人星的出現,表達了詩人對長壽和吉祥的深刻思考,以及對時代美好願景的讚頌。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吉祥長壽的祝願。

李頻

李頻

李頻,字德新,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於永樂(今李家),唐代後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壽昌縣令穆君遊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後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爲讚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