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

· 杜甫
錦官城西生事微,烏皮幾在還思歸。 昔去爲憂亂兵入,今來已恐鄰人非。 側身天地更懷古,回首風塵甘息機。 共說總戎雲鳥陣,不妨遊子芰荷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錦官城:成都的別稱。
  • 生事微:生活事務微小,指生活簡樸。
  • 烏皮幾:黑色的皮製坐具,這裏指簡陋的傢俱。
  • 亂兵:指戰亂中的士兵。
  • 鄰人非:鄰居已經不再是從前的人,指時局變遷,人事已非。
  • 側身天地:置身於廣闊的天地之間。
  • 風塵:比喻世俗的紛擾。
  • 息機:停止勞作,指隱居。
  • 總戎:主帥,這裏指嚴武。
  • 雲鳥陣:比喻軍隊佈陣如雲鳥般靈活多變。
  • 芰荷衣:用芰葉和荷葉製成的衣服,比喻隱士的服飾。

翻譯

在成都城西,我的生活簡樸微小,那黑色的皮製坐具還在,讓我更加思念歸鄉。 曾經離開是擔心戰亂中的士兵闖入,現在回來已經擔心鄰居不再是熟悉的人。 置身於這廣闊的天地之間,我更加懷念古代的寧靜,回首過往的世俗紛擾,我甘願停止勞作,隱居起來。 大家都說主帥嚴武佈陣如雲鳥般靈活多變,但我這個遊子穿着芰葉和荷葉製成的衣服,也不妨礙我自由自在地遊歷。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杜甫在動盪時局中的歸隱之思和對簡樸生活的嚮往。詩中,「錦官城西生事微」描繪了詩人簡樸的生活環境,「烏皮幾在還思歸」則透露出對家鄉的深切思念。後兩句通過對「亂兵」和「鄰人非」的擔憂,反映了詩人對時局的憂慮和對安定生活的渴望。最後兩句則通過對比主帥的軍事才能與自己的隱士生活,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紛擾的超脫。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杜甫的詩歌才華和對時局的深刻洞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