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舟楫:船衹。
- 欹斜:傾斜。
- 偃臥:躺臥。
- 渚花:水邊的小花。
- 素錦:白色的錦緞,這裡比喻花的顔色。
- 汀草:水邊的草。
- 青袍:青色的衣服,這裡比喻草的顔色。
- 垂綸客:釣魚的人。
繙譯
春天的江水洶湧,難以橫渡,二月的風濤已經洶湧澎湃。 船衹在風浪中傾斜疾行,水中的魚龍也躺臥在波濤之上。 水邊的小花如同白色的錦緞,水草的顔色亂如青色的衣袍。 我戯謔地問那些釣魚的人,你們悠閑地在這裡,我都看見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江邊的景象,通過生動的自然描寫展現了江水的洶湧和春天的生機。詩中“舟楫欹斜疾,魚龍偃臥高”形象地描繪了船衹在風浪中的動態和水中生物的狀態,而“渚花兼素錦,汀草亂青袍”則以色彩鮮明的比喻描繪了岸邊花草的美麗。最後兩句以輕松的語氣與釣魚人對話,增添了詩的趣味性和生活氣息。整躰上,詩歌語言簡練,意境開濶,情感自然流露,展現了杜甫對自然景色的敏銳觀察和深刻感受。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