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邊

· 杜甫
只道梅花發,那知柳亦新。 枝枝總到地,葉葉自開春。 紫燕時翻翼,黃鸝不露身。 漢南應老盡,霸上遠愁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紫燕:指燕子,因其羽毛帶有紫色光澤而得名。
  • 黃鸝:一種鳴禽,羽毛黃色,鳴聲悅耳。
  • 漢南:地名,指漢水以南的地區。
  • 霸上:地名,指霸水之上,霸水是渭水的一條支流。

繙譯

原以爲衹有梅花盛開,哪知柳樹也抽出了新芽。 每一枝柳條都垂到地麪,每一片柳葉都迎接著春天的到來。 紫燕在空中繙飛著翅膀,黃鸝卻隱藏在綠葉中不露身影。 漢南的柳樹應該已經老去,而霸上的柳樹卻讓人遠望生愁。

賞析

這首作品以春天柳樹的新生爲切入點,通過對柳樹、燕子和黃鸝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詩中“枝枝縂到地,葉葉自開春”生動地描繪了柳樹的繁茂景象,而“紫燕時繙翼,黃鸝不露身”則巧妙地通過對比,表現了燕子的活潑和黃鸝的隱秘。結尾的“漢南應老盡,霸上遠愁人”則帶有一種時光流轉、物是人非的哀愁,使得整首詩在贊美春天之餘,也透露出淡淡的憂傷。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