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春感舊

· 李頻
東風出海門,處處動林園。 澤國雪霜少,沙汀花木繁。 暖魚依水淺,晴雁入空翻。 何處陽和力,生萍不駐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澤國:指多水的地方。
  • 沙汀:水邊的小塊陸地。
  • 陽和:春天的暖氣。
  • 生萍:浮萍,一種水生植物,常漂浮在水面上。

翻譯

東風從海門吹來,處處使園林生機勃勃。 多水的地方雪霜稀少,沙汀上的花木繁茂。 溫暖的魚兒依偎在淺水中,晴朗的天空中雁羣翻飛。 不知哪裏來的春天的暖意,使得浮萍生長卻沒有固定的根。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江夏地區的生機盎然。詩中,「東風出海門」一句即展現了春天的氣息,東風帶來了溫暖和生機。接着,詩人通過對「澤國」、「沙汀」的描寫,進一步以雪霜的稀少和花木的繁茂來表現春天的到來。後兩句則通過魚和雁的動態,生動地描繪了春天的活力。最後,詩人以浮萍的生長來比喻春天的力量,即使沒有固定的根,也能在春風中生長,表達了春天無處不在、生機勃勃的主題。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明快,充滿了對春天的讚美和喜悅之情。

李頻

李頻

李頻,字德新,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於永樂(今李家),唐代後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壽昌縣令穆君遊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後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爲讚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