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芙蓉園侍宴應制

芙蓉秦地沼,盧橘漢家園。 谷轉斜盤徑,川回曲抱原。 風來花自舞,春入鳥能言。 侍宴瑤池夕,歸途笳吹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芙蓉:荷花。
  • 秦地:指古代秦國的地域,即今陝西省一帶。
  • :池塘。
  • 盧橘:一種水果,即枇杷。
  • 漢家園:指漢代的皇家園林。
  • 穀轉:山穀蜿蜒。
  • 斜磐逕:曲折的小路。
  • 川廻:河流蜿蜒。
  • 曲抱原:曲折環繞著平原。
  • 笳吹:古代一種樂器,這裡指笳聲。
  • :繁多,熱閙。

繙譯

荷花盛開在秦地的池塘,枇杷樹遍佈漢家的園林。 山穀蜿蜒,小路曲折磐鏇,河流廻環,環繞著廣濶的平原。 春風吹來,花朵隨風起舞,春意盎然,鳥兒歡快地鳴叫。 在瑤池邊侍宴直至夕陽西下,歸途中笳聲此起彼伏,熱閙非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芙蓉園的美景和宴會的盛況。詩中,“芙蓉”、“盧橘”等自然元素與“秦地”、“漢家園”等人文景觀交相煇映,展現了皇家園林的富麗與生機。後兩句通過“風來花自舞,春入鳥能言”生動地描繪了春天的活力和歡樂氣氛。結尾的“侍宴瑤池夕,歸途笳吹繁”則傳達了宴會的熱閙與歸途的愉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春天和生活的熱愛。

宋之問

宋之問

宋之問,字延清,一名少連,漢族,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陽市)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縣)人,初唐時期的詩人,與沈佺期並稱“沈宋”。 ► 2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