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隅

· 杜甫
江漢山重阻,風雲地一隅。 年年非故物,處處是窮途。 喪亂秦公子,悲涼楚大夫。 平生心已折,行路日荒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地隅(yú):地角,指偏遠的地方。
  • 江漢:長江和漢水,這裡指長江和漢水流經的地區。
  • 山重阻:山巒重重,阻礙重重。
  • 風雲:比喻時侷變化。
  • 地一隅:地的邊緣,偏僻之地。
  • 非故物:不是原來的樣子。
  • 窮途:睏境,絕路。
  • 喪亂:戰亂,社會動蕩。
  • 秦公子:指秦國的貴族子弟,這裡可能指杜甫自比。
  • 楚大夫:楚國的高官,這裡也可能指杜甫自比。
  • 心已折:心已碎,形容極度悲傷。
  • 行路日荒蕪:行走的道路日漸荒涼。

繙譯

江漢地區山巒重重,阻礙重重,風雲變幻之地,偏僻一角。 年複一年,景物不再是原來的樣子,処処都是睏境,絕路。 像戰亂中的秦國公子,又如悲涼的楚國大夫。 我的一生心已碎,行走的道路日漸荒涼。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杜甫在動蕩時侷中的孤獨與絕望。詩中,“江漢山重阻”描繪了地理環境的艱險,暗喻了詩人所処的社會環境的險惡。“年年非故物,処処是窮途”則進一步以時間的流逝和空間的變遷,抒發了詩人對世事無常、人生睏頓的感慨。後兩句通過自比“秦公子”和“楚大夫”,展現了詩人在亂世中的悲涼心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杜甫詩歌的沉鬱頓挫風格。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