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舟二首

· 杜甫
竹宮時望拜,桂館或求仙。 奼女臨波日,神光照夜年。 徒聞斬蛟劍,無復爨犀船。 使者隨秋色,迢迢獨上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竹宮:古代祭祀神靈的宮殿,這裏指祭祀場所。
  • 桂館: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地方,這裏指仙境。
  • 奼女:美麗的女子,這裏指仙女。
  • 神光:神奇的光芒,指神靈顯現時的光輝。
  • 斬蛟劍:傳說中能斬殺蛟龍的寶劍,象徵英雄或神力。
  • 爨犀船:傳說中用犀牛角製成的船,能安全渡過危險水域。
  • 使者:這裏指神仙或天上的使者。
  • 迢迢:遙遠的樣子。

翻譯

在竹宮中時常仰望祭拜,或在桂館中尋求仙境。 美麗的仙女在波光中出現,神靈的光芒照亮了夜晚。 只聽說有能斬殺蛟龍的劍,卻不再見到那能安全渡水的犀牛船。 使者隨着秋天的色彩,獨自一人遙遠地升上天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種超脫塵世的仙境景象,通過對竹宮、桂館、奼女、神光等神祕元素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神仙世界的嚮往。詩中「斬蛟劍」與「爨犀船」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現實世界英雄與神力的懷念與失落。結尾的「使者隨秋色,迢迢獨上天」則以一種超然的姿態,描繪了使者孤獨昇天的場景,增強了詩歌的神祕色彩和哲理意味。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