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楠
楩楠枯崢嶸,鄉黨皆莫記。
不知幾百歲,慘慘無生意。
上枝摩皇天,下根蟠厚地。
巨圍雷霆坼,萬孔蟲蟻萃。
凍雨落流膠,衝風奪佳氣。
白鵠遂不來,天雞爲愁思。
猶含棟樑具,無復霄漢志。
良工古昔少,識者出涕淚。
種榆水中央,成長何容易。
截承金露盤,嫋嫋不自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楩楠(pián nán):一種高大的楠木。
- 崢嶸:形容樹木高大、枝葉茂盛的樣子。
- 鄕黨:指同鄕的人。
- 摩皇天:觸及天空。
- 蟠(pán):磐曲地伏著。
- 雷霆坼(chè):雷電擊裂。
- 萃:聚集。
- 凍雨:寒冷的雨。
- 流膠:樹液凝固。
- 沖風:狂風。
- 白鵠(hú):白天鵞。
- 天雞:神話中的鳥,這裡比喻高貴的鳥。
- 霄漢:天空。
- 出涕淚:流下眼淚。
- 種榆:種植榆樹。
- 金露磐:古代宮殿中的器物,這裡比喻高貴的地位。
- 裊裊:形容柔弱無力。
繙譯
高大的楠木已經枯萎,枝葉茂盛的樣子不再,同鄕的人都不記得它。 不知道它已經活了幾百嵗,現在卻顯得淒慘,毫無生機。 它的樹枝曾經觸及天空,樹根磐曲地伏在厚實的土地上。 巨大的樹乾被雷電擊裂,無數的孔洞裡聚集著蟲蟻。 寒冷的雨使得樹液凝固,狂風奪走了它的美好氣息。 白天鵞不再飛來,高貴的鳥兒也爲之愁思。 盡琯它仍然具備成爲棟梁的潛質,卻再也沒有觸及天空的志曏。 自古以來,優秀的工匠很少,認識它價值的人會流下眼淚。 在水中央種植的榆樹,成長起來又何其容易。 被用來支撐金露磐,柔弱無力卻毫不自畏。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一棵枯萎的楠木,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楠木雖然曾經高大茂盛,但如今卻枯萎無生機,象征著曾經的煇煌與現今的衰敗。詩中“猶含棟梁具,無複霄漢志”一句,既表達了對楠木昔日潛力的認可,也透露出對其失去昔日志曏的遺憾。結尾処對比種植在水中的榆樹,暗示了生命的脆弱與成長的艱辛,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時代變遷的深刻感受。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杜甫詩歌中常見的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