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返照:夕陽的餘暉。
- 徹:穿透,此處指夕陽穿透雲層。
- 浮雲:天空中的雲彩。
- 薄未歸:稀疏且尚未散去。
- 江虹:江面上的彩虹。
- 明遠飲:明亮地橫跨遠方。
- 峽雨:山谷間的雨。
- 餘飛:雨滴飄落的樣子。
- 鳧雁:野鴨和大雁。
- 熊羆(pí):熊的一種,體形較大,冬眠時會增加脂肪。
- 覺自肥:感到自己因爲冬季食物充足而變得肥胖。
- 秋分: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秋季中間。
- 竹露:竹葉上的露水。
- 夕微微:傍晚時分露水輕盈的樣子。
翻譯
夕陽的餘暉穿透稀疏的雲層,尚未完全消散。江面上的彩虹明亮地橫跨遠方,山谷間的雨滴還在飄落。野鴨和大雁已經飛得很高,感覺它們因爲冬季食物豐富而更加豐滿。雖然已經到了秋分時節,我這客人依然還在,夜晚竹葉上的露珠輕柔地閃爍着微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晚秋傍晚的景色,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自然界的美麗與變化。首聯描繪了夕陽餘暉穿透浮雲的景象,富有動態感;頷聯則通過江虹和峽雨,展現出雨後彩虹的清新與寧靜;頸聯借鳧雁和熊羆的形象,寓言季節更替與生物的適應;尾聯以「秋分」點明時令,同時以「竹露夕微微」傳達出詩人孤獨而靜謐的心情。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展現了杜甫觀察自然、體味人生的情感世界。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