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溪
落景下高堂,進州泛回溪。
誰謂築居小,未盡喬木西。
遠郊信荒僻,秋色有餘悽。
練練峯上雪,纖纖雲表霓。
童戲左右岸,罟弋畢提攜。
翻倒荷芰亂,指揮徑路迷。
得魚已割鱗,採藕不洗泥。
人情逐鮮美,物賤事已睽。
吾村藹暝姿,異舍雞亦棲。
蕭條欲何適,出處無可齊。
衣上見新月,霜中登故畦。
濁醪自初熟,東城多鼓鼙。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落景:夕陽。
- 進州:進入州城。
- 回溪:曲折的溪流。
- 築居:建造的居所。
- 喬木:高大的樹木。
- 荒僻:偏僻荒涼。
- 練練:潔白的樣子。
- 纖纖:細長的樣子。
- 罟弋:漁網和箭。
- 荷芰:荷花和菱角。
- 睽:違背,不合。
- 藹暝:昏暗。
- 出處:進退,這裏指生活的選擇。
- 濁醪:濁酒。
- 鼓鼙:戰鼓聲。
翻譯
夕陽西下,高堂漸暗,我乘舟進入曲折的溪流。誰說這建造的居所小,它並未遮擋住西邊高大的樹木。遠處的郊外顯得荒涼偏僻,秋色中帶着幾分淒涼。潔白的雪覆蓋在山峯上,細長的雲彩像是天邊的霓虹。孩子們在溪流的左右岸邊嬉戲,漁網和箭都被他們拿在手中。他們翻倒荷葉和菱角,弄得一片混亂,迷失了方向。捕到的魚已經去鱗,採摘的藕卻帶着泥土。人們追逐的是新鮮美味,而物品的低賤與事情的違背已經不合時宜。我的村莊昏暗無光,鄰家的雞也已歸巢。這蕭條的景象讓我不知該何去何從,生活的選擇無法統一。新月照在衣上,我在霜中登上舊時的田埂。濁酒剛剛煮好,東城傳來陣陣戰鼓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秋日傍晚泛舟溪上的所見所感。詩中,杜甫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如「練練峯上雪,纖纖雲表霓」,展現了一幅寧靜而又略帶淒涼的秋日畫卷。同時,詩人通過對童戲、捕魚、採藕等生活場景的描寫,反映了鄉村生活的樸素與自然。詩的結尾,以「濁醪自初熟,東城多鼓鼙」作結,不僅描繪了鄉村的寧靜,也隱含了對時局的憂慮。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杜甫詩歌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