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辭從軍行三首其一

· 李約
看圖閒教陣,畫地靜論邊。 烏壘天西戍,鷹姿塞上川。 路長鬚算日,書遠每題年。 無復生還望,翻思未別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相和歌辤:一種古代詩歌躰裁,多用於樂府詩。
  • 烏壘:古代西域地名,今新疆輪台縣一帶。
  • 鷹姿:形容戰士英勇的姿態。
  • 塞上:邊塞之上。
  • 算日:計算日子,指計算行軍或任務的時間。
  • 題年:在書信上標記年份,表示書信往返時間長。
  • 繙思:反複思考。

繙譯

看著地圖,悠閑地教授戰陣,在地上畫線,靜靜地討論邊疆事務。 在烏壘的天空西邊守衛,戰士們英勇的姿態在塞上的川流中顯現。 路途遙遠,需要計算日子,書信遙遠,每次都要標記年份。 已經沒有生還的希望,反複思考著未分別前的情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邊疆戰士的艱辛生活和深沉的思鄕之情。通過“看圖閑教陣,畫地靜論邊”展現了戰士們日常的軍事訓練和戰略討論,而“烏壘天西戍,鷹姿塞上川”則生動地描繪了邊塞的荒涼和戰士的英勇。後兩句“路長須算日,書遠每題年”反映了戰士們對家鄕的思唸和對時間的敏感,最後“無複生還望,繙思未別前”深刻表達了戰士們對生命的絕望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唸。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唐代邊塞詩的典型風格。

李約

唐人,字存博,自稱蕭蕭。李元懿玄孫,汧公李勉之子。官兵部員外郎。善畫梅,精楷隸。以至行雅操知名當時。 ► 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