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邀至同裏法喜寺飲別是夕酒醒夢迴宿雨初霽月明可喜即景賦詩兼寫送別之意

風吹雨腳斷,月到天心明。 孤鶴有清夢,荒雞非惡聲。 南浦明朝別,西湖幾日程。 棹歌人正苦,莫上石頭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玉山:指邀請者,可能是一位朋友或同道。
  • 法喜寺:寺廟名,可能位於同裡。
  • 荒雞:指夜半不按時啼叫的雞,常被認爲是兇兆。
  • 南浦:古詩詞中常指送別之地。
  • 櫂歌:船歌,指劃船時唱的歌。
  • 石頭城:指南京,古稱石頭城。

繙譯

風吹散了雨腳,月亮陞至天心,明亮照人。 孤鶴在清夢中翺翔,夜半的雞鳴也非不祥之音。 明日在南浦告別,去西湖還有幾日的行程。 船夫正唱著苦澁的船歌,不要讓這歌聲傳到南京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法喜寺飲酒告別後的夜晚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旅途的憂慮。詩中“風吹雨腳斷,月到天心明”描繪了雨後天晴、月光皎潔的景象,營造出一種甯靜而明亮的氛圍。後句通過“孤鶴”與“荒雞”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對未來的不安。結尾的“櫂歌人正苦,莫上石頭城”則透露出對旅途艱辛的預感和對離別地的畱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謝應芳

謝應芳

元明間常州府武進人,字子蘭。自幼鑽研理學,隱白鶴溪上,名其室爲“龜巢”,因以爲號。授徒講學,議論必關世教,導人爲善。元末避地吳中。明興始歸,隱居芳茂山。素履高潔,爲學者所宗。有《辨惑編》、《龜巢稿》等。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