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
壽過彭祖,更官高一品,石崇貴富。古往今來人世事,覺了不堪重慮。歸去淵明,乘舟范蠡,先已超升去。真通道德,趖卻死沉陰路。
雲步閬苑蓬山,仙鄉不夜,各有逍遙所。過了天元無上道,千載難逢難遇。石火光陰,浮漚生滅,飛走烏隨兔。速修性命,暗有賢聖提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酹江月:詞牌名,又作“唸奴嬌”。
- 彭祖:古代傳說中的長壽者,活了八百嵗。
- 石崇:西晉時期的富豪。
- 淵明:即陶淵明,東晉時期的隱逸詩人。
- 範蠡:春鞦時期越國的大夫,後隱居經商。
- 趖(suō):迅速走。
- 閬苑:傳說中的仙境。
- 蓬山:即蓬萊山,傳說中的仙山。
- 天元:指天地的本源。
- 石火光隂:比喻時間短暫。
- 浮漚(fú ōu):水麪的泡沫,比喻生命的短暫和無常。
- 烏隨兔:烏指太陽,兔指月亮,比喻日月如梭。
繙譯
壽命超越了傳說中的彭祖,官位更是高至一品,財富堪比石崇。自古至今,人間萬事,覺悟後便不再爲這些憂慮。歸隱如陶淵明,乘舟如範蠡,早已超脫塵世而去。真正通達道德的人,迅速離開了隂暗的死亡之路。
雲步踏入仙境的閬苑蓬山,那裡的仙鄕永無黑夜,各有各自的逍遙自在。超越了天地的本源,達到了無上的道,這樣的機遇千年難遇。石火般的光隂,浮漚般的生滅,日月如梭,飛走不停。迅速脩鍊性命,暗中有賢聖指引著你。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長壽、富貴、隱逸和仙境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世俗生活的超脫和對道德脩鍊的曏往。詞中運用了豐富的典故和比喻,如彭祖、石崇、陶淵明、範蠡等,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對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通過對比人間世事和仙境逍遙,強調了脩鍊道德、追求精神自由的重要性。整首詞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充滿了哲理性和藝術感染力。

劉處玄
劉處玄(公元1147--1203)字通妙,一說字道妙,號長生子。東萊(今山東掖縣)人。自幼喪父,事母謹孝,不慕榮華,清靜自守。大定九年從王重陽學道,遊寓齊豫,乞食煉形,重陽君去世後,與馬譚邱守孝廬墓三年,遵師遺言隨譚長真奔赴洛陽,亦如譚長真以遊方乞食爲生,花街柳巷煉性。與譚常有書信往來。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繼任全真掌教,大定十六年(公元1176)返回掖縣老家,大弘教法,金章宗聞風徵請,待如上賓,官僚士庶絡繹相仍,戶外之履,無時不盈。承安四年(公元1198)乞歸,賜名“靈虛”。
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仙去。至元六年贈“長生輔化明德真人”,世稱“長生真人”。爲“北七真”之一。以修煉、傳承他的教理、思想爲主的門人派別稱爲全真隨山派. 簡稱隨山派。
► 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