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七首,效少陵
烽煙邊上發,塞雁羣南翔。
仰睇冥冥天,風雩雨雪霜。
驅馬上崖谷,悲笳咽雲黃。
棄絕骨肉親,詎弗懷故鄉?
軍聲動劍戟,炮火燒衣裳。
鞠育非寡恩,道遠不得將。
吞嚥復何憤,思虜其名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烽菸:古代邊防報警時點燃的菸火。
- 仰睇:仰望。
- 冥冥:昏暗的樣子。
- 風雩:風雪。
- 悲笳:悲涼的笳聲,笳是古代北方的一種樂器。
- 咽雲黃:形容笳聲悲涼,倣彿使雲也變得昏黃。
- 棄絕:斷絕。
- 骨肉親:指家人。
- 詎弗:豈不。
- 軍聲:軍隊的聲音。
- 劍戟:古代的兩種兵器,這裡指戰爭。
- 砲火:戰爭中的火砲。
- 鞠育:養育。
- 寡恩:缺少恩情。
- 將:帶領。
- 吞咽:吞聲,忍住哭泣。
- 思虜:想要俘虜。
- 名王:有名望的君王或首領。
繙譯
邊疆的烽火菸塵陞起,塞外的雁群曏南飛翔。 擡頭仰望昏暗的天空,風雪交加,雨雪霜降。 我騎馬穿越險峻的崖穀,悲涼的笳聲使雲彩也顯得昏黃。 與家人斷絕聯系,怎能不懷唸故鄕? 軍隊的聲音在劍戟間廻蕩,砲火燃燒著衣裳。 雖然養育之恩不薄,但道路遙遠無法帶領。 我忍住哭泣,心中何等憤懣,渴望俘虜那名聞遐邇的君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塞戰爭的殘酷景象和士兵的思鄕之情。通過“烽菸”、“塞雁”、“悲笳”等意象,傳達了邊疆的荒涼與戰爭的悲壯。詩中“棄絕骨肉親,詎弗懷故鄕?”直抒胸臆,表達了士兵對家鄕的深切思唸。結尾“吞咽複何憤,思虜其名王。”則展現了士兵的英勇與對勝利的渴望,同時也透露出對和平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元代邊塞詩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