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泉州蒙古學正

王制嚴心畫,臣工重古人。 朝廷政典大,嶺海學宮新。 番舶檳榔唾,郵籤荔子塵。 方言若翻譯,誰與計偕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王制:指古代帝王的制度。
  • 嚴心畫:嚴格規劃。
  • 臣工:指官員。
  • 重古人:重視古人的教誨。
  • 朝廷政典大:朝廷的政令和典籍宏大。
  • 嶺海學宮新:嶺海地區的學宮新建。
  • 番舶:外國船隻。
  • 檳榔唾:檳榔渣,這裏指外國人的習俗。
  • 郵簽:郵遞的標記。
  • 荔子塵:荔枝的塵埃,這裏指荔枝的運輸。
  • 方言:地方語言。
  • 翻譯:翻譯工作。
  • 誰與計偕陳:誰來一同謀劃和陳述。

翻譯

古代帝王的制度嚴格規劃,官員們重視古人的教誨。 朝廷的政令和典籍宏大,嶺海地區的學宮新建。 外國船隻帶來了檳榔渣的習俗,郵遞的標記上沾滿了荔枝的塵埃。 如果需要翻譯地方語言,誰來一同謀劃和陳述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元代朝廷對教育的重視和對文化交流的關注。詩中「王制嚴心畫,臣工重古人」體現了對古代制度的尊重和對古人智慧的傳承。而「朝廷政典大,嶺海學宮新」則展示了朝廷對教育的投入和對邊遠地區文化建設的重視。後兩句通過「番舶檳榔唾,郵簽荔子塵」形象地描繪了外來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交融,最後提出「方言若翻譯,誰與計偕陳?」的問題,反映了當時對外交流中語言溝通的難題和對翻譯人才的需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文化交流和教育發展的深刻思考。

鄭元祐

元處州遂昌人,遷錢塘,字明德,號尚左生。少穎悟,刻勵於學。順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學教授,升江浙儒學提舉,卒於官。爲文滂沛豪宕,詩亦清峻蒼古。有《遂昌雜誌》、《僑吳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