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氏綠陰亭

顧家亭子綠陰陰,楊柳菰蒲岸岸深。 鷺下積陂明霽雪,鶯啼叢薄度鎔金。 涼雲覆地苔粘屐,疏雨沾衣露滿襟。 境曠始知清晝寂,舟行忽見白漚沈。 錦香承宇花如霧,星採當階月在林。 荷钁課童栽藥物,開窗傍水候跫音。 湛癡元自能談易,嵇鍛何妨善鼓琴。 況是鬆醪釀初熟,公餘莫厭客同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菰蒲(gū pú):一種水生植物,類似蘆葦。
  • (bēi):池塘。
  • 叢薄:密集的草叢。
  • 鎔金:形容陽光照耀下的金色光芒。
  • 苔粘屐:苔蘚粘在鞋底上。
  • 白漚(ōu):水中的泡沫。
  • 錦香承宇:形容花香濃郁,瀰漫整個空間。
  • 跫音(qióng yīn):腳步聲。
  • 荷钁(hè jué):扛着鋤頭。
  • 嵇鍛(jī duàn):指嵇康,三國時期魏國文學家、音樂家,此處借指善於音樂的人。
  • 鬆醪(sōng láo):用松葉釀製的酒。

翻譯

顧家的亭子被綠蔭覆蓋,楊柳和菰蒲沿着岸邊茂密生長。鷺鳥在明亮的池塘上落下,如同雪一般潔白,黃鶯在密集的草叢中啼叫,陽光照耀下如同金色的流動。地面上的涼雲和粘在鞋底的苔蘚,以及沾溼衣襟的露水,都讓人感受到清新的氣息。環境的空曠讓人初次體會到白天的寧靜,行舟時突然看到水中的泡沫消散。花香如霧般瀰漫在屋宇間,月光照耀在林中的星光下。扛着鋤頭教導孩童種植草藥,靠近水邊開窗等待腳步聲。湛癡自然能談論易經,嵇康鍛造之餘也不妨彈琴。何況松葉釀製的酒剛剛熟成,公餘時不妨與客人一同品嚐。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寧靜而充滿生機的自然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亭子周圍的綠意盎然和生機勃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如鷺鳥、黃鶯、涼雲、苔蘚等,構建了一個清新脫俗的意境。同時,詩人的生活情趣和對自然的熱愛也通過種植草藥、等待腳步聲等細節得以體現。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寧靜生活的嚮往。

鄭元祐

元處州遂昌人,遷錢塘,字明德,號尚左生。少穎悟,刻勵於學。順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學教授,升江浙儒學提舉,卒於官。爲文滂沛豪宕,詩亦清峻蒼古。有《遂昌雜誌》、《僑吳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