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詹伯遠

蝌蚪殘書補未全,齋居一榻坐來穿。 楊花繞屋白如雪,溪水出湖青接天。 冠蓋不來騎馬客,鷗鳧長傍釣魚船。 多時欲問平安信,伏日題詩寄竹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蝌蚪殘書:指古代的蝌蚪文,這裏比喻殘缺不全的書籍。
  • 齋居:指在書房或靜室中居住。
  • 冠蓋:古代官員的帽子和車蓋,代指官員或顯貴。
  • 鷗鳧:鷗鳥和野鴨,常用來象徵隱逸或自由的生活。
  • 伏日:指夏季的伏天,即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共十天。

翻譯

殘缺的蝌蚪文書籍尚未補全,我在書房中靜坐,連榻都坐穿了。 楊花環繞着屋子,白得像雪一樣,溪水流出湖面,青翠接天。 沒有官員顯貴來訪,只有騎馬的客人,鷗鳥和野鴨常常依傍在釣魚船旁。 很久想詢問朋友的平安,終於在伏天寫詩寄到竹林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靜謐的隱居生活畫面。詩中「蝌蚪殘書補未全」展現了詩人對學問的執着追求,「齋居一榻坐來穿」則體現了其深居簡出的生活方式。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如「楊花繞屋白如雪」和「溪水出湖青接天」,進一步烘托出詩人超然物外的心境。詩末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與關懷,以及在伏日寄詩的深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友情的珍視。

謝應芳

謝應芳

元明間常州府武進人,字子蘭。自幼鑽研理學,隱白鶴溪上,名其室爲“龜巢”,因以爲號。授徒講學,議論必關世教,導人爲善。元末避地吳中。明興始歸,隱居芳茂山。素履高潔,爲學者所宗。有《辨惑編》、《龜巢稿》等。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