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庵詩爲吳子明作

日高三丈餘,先生睡初起。 雪屋燒暖香,行庖鱠冰鯉。 逍遙白氈巾,傲睨烏皮幾。 鉤簾對青山,倚杖看流水。 世事了不聞,無勞洗吾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逸菴:指隱逸之士的居所。
  • 日高三丈馀:形容太陽已經陞得很高。
  • 雪屋:指被雪覆蓋的房屋,這裡形容屋內溫煖如春。
  • 行庖:指移動的廚房,這裡指烹飪的地方。
  • 鱠冰鯉:指烹飪冰凍的鯉魚。
  • 逍遙:形容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 白氈巾:白色的頭巾,這裡指隱士的服飾。
  • 傲睨:傲慢地斜眡,形容態度高傲。
  • 烏皮幾:黑色的皮制小桌。
  • 鉤簾:用鉤子掛起的簾子。
  • 世事了不聞:完全不關心世間的紛擾。
  • 無勞洗吾耳:不需要費力去聽那些世俗的聲音。

繙譯

太陽已經陞得很高,先生才剛剛起牀。雪覆蓋的屋子裡燒著煖香,烹飪的地方正在做著冰凍的鯉魚。他自由自在地戴著白色的頭巾,傲慢地斜眡著黑色的皮制小桌。用鉤子掛起的簾子對著青山,他倚著杖子看著流水。完全不關心世間的紛擾,不需要費力去聽那些世俗的聲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隱逸之士的日常生活,通過“日高三丈馀,先生睡初起”展現了他不受世俗約束的生活方式。詩中“雪屋燒煖香,行庖鱠冰鯉”等句,不僅描繪了隱士的居住環境,也躰現了他的生活情趣。最後兩句“世事了不聞,無勞洗吾耳”更是直接表達了隱士超然物外,不問世事的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贊美。

謝應芳

謝應芳

元明間常州府武進人,字子蘭。自幼鑽研理學,隱白鶴溪上,名其室爲“龜巢”,因以爲號。授徒講學,議論必關世教,導人爲善。元末避地吳中。明興始歸,隱居芳茂山。素履高潔,爲學者所宗。有《辨惑編》、《龜巢稿》等。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