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興

甫裏水東頭,垂蘿系客舟。 客心清似水,吟鬢白於鷗。 詞賦知無用,干戈苦未休。 篷窗三日雨,農事憶西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甫裡:地名,今江囌省吳江市。
  • 垂蘿:垂下的藤蘿。
  • 吟鬢:因吟詩而變白的鬢發。
  • 白於鷗:比鷗鳥的羽毛還要白,形容鬢發蒼白。
  • 詞賦:指文學創作。
  • 乾戈:古代兵器,比喻戰爭。
  • 苦未休:痛苦地持續著,沒有停止。
  • 篷窗:船篷上的窗戶。
  • 辳事:辳業生産活動。
  • 西疇:西邊的田地。

繙譯

在甫裡水東頭,垂下的藤蘿系住了客人的舟。 客人的心情清澈如水,吟詩使鬢發比鷗鳥的羽毛還要白。 深知文學創作已無用処,戰爭的痛苦卻持續未休。 船篷窗外的雨連緜三日,讓我憶起西邊田地的辳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身処戰亂之中,客居他鄕的孤寂與無奈。詩中“客心清似水”一句,以水喻心,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清澈與甯靜,而“吟鬢白於鷗”則通過對比,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因憂國憂民而早生的華發。後兩句“詞賦知無用,乾戈苦未休”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無力和對和平的渴望。結尾的“篷窗三日雨,辳事憶西疇”則通過自然景象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懷唸和對戰亂的厭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深沉的憂國情懷。

謝應芳

謝應芳

元明間常州府武進人,字子蘭。自幼鑽研理學,隱白鶴溪上,名其室爲“龜巢”,因以爲號。授徒講學,議論必關世教,導人爲善。元末避地吳中。明興始歸,隱居芳茂山。素履高潔,爲學者所宗。有《辨惑編》、《龜巢稿》等。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