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營丘
營丘古齊國,綿歷幾千春。軌路偶經從,延瞰一悲辛。
郛郭盡阡陌,濠湟半煙雲。旦搖禾黍實,暮走狐兔羣。
陵遲世祀忽,變換民居新。廟寢想餘基,文物憶前人。
在昔商政熄,於時周德聞。聖賢相際會,文武共經綸。
太公扶大業,伯夷守其仁。首陽遺節義,東海爵功勳。
功勳誰獨久?節義兩同湮。物理有感觸,長嘆回吾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營丘:古地名,在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是齊國的都城。
- 郛郭:古代城牆外的外城。
- 濠湟:護城河。
- 旦搖禾黍實:早晨搖動著成熟的莊稼。
- 暮走狐兔群:傍晚時狐狸和兔子成群地奔跑。
- 陵遲:逐漸衰敗。
- 廟寢:宗廟和寢宮,指古代的祭祀場所。
- 文武共經綸:文化和武力共同治理國家。
- 太公:指薑太公,即薑子牙,周朝開國功臣。
- 伯夷:古代著名的隱士,以節義著稱。
- 首陽遺節義:指伯夷和叔齊在首陽山餓死,以示對商朝的忠誠。
- 東海爵功勛:指薑太公因功被封於東海。
- 湮:消失。
繙譯
營丘是古代齊國的都城,歷經幾千年的滄桑。偶然經過這裡,我停下腳步,凝眡著這片土地,心中湧起一陣悲傷。城牆外是縱橫交錯的田野,護城河上飄著半片菸雲。早晨,成熟的莊稼在風中搖曳,傍晚,狐狸和兔子在田間奔跑。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片土地的祭祀和民居都已改變,新的時代已經來臨。我倣彿還能看到那些古老的宗廟和寢宮的遺跡,廻想起前人的文化和武力共同治理國家的歷史。薑太公輔佐周朝建立了偉大的事業,而伯夷則堅守著自己的仁義,甯願餓死在首陽山也不願背叛商朝。他們的功勛和節義,如今都已經隨著時間而消失。這讓我深感世事無常,長歎一聲,調轉馬頭,繼續我的旅程。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營丘古地的描繪,表達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前人功勣的緬懷。詩中,“旦搖禾黍實,暮走狐兔群”等句,生動地描繪了古地的自然景象,而“廟寢想馀基,文物憶前人”則抒發了對歷史的深沉思考。最後,通過對薑太公和伯夷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功勛與節義的深刻見解,以及對世事無常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歷史感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