驀山溪

無端湯武,吊伐功成了。賺盡幾英雄,動不動、東征西討。七篇書後,強辨竟無人,他兩個,至誠心,到底無分曉。 髑髏滿地,天也還知道。誰解挽銀河,教淨洗、乾坤是好。山妻笑我,長夜飯牛歌,這一曲,少人聽,徒自傷懷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驀山谿:詞牌名,又名“上陽春”“心月照雲谿”“弄珠英”。
  • 無耑:無緣無故,沒有原因。
  • 湯武:指商湯和周武王,古代的賢明君主。
  • 吊伐:吊民伐罪,安慰受苦的百姓,討伐有罪的統治者。
  • 賺盡:欺騙,引誘。
  • 七篇書:指《尚書》中的七篇文章,這裡可能指歷史記載。
  • 強辨:強詞奪理,無理爭辯。
  • 髑髏:死人的頭骨。
  • 挽銀河:比喻極大的力量。
  • 乾坤:天地,世界。
  • 山妻:謙稱自己的妻子。
  • 飯牛歌:喂牛時唱的歌,比喻平凡的生活。

繙譯

無緣無故地,商湯和周武王的吊民伐罪之功已經完成。他們欺騙了多少英雄,動不動就東征西討。《尚書》中的七篇文章之後,他們強詞奪理,竟然沒有人能辯倒他們,他們兩個,至誠的心,到底有沒有分辨清楚。

滿地都是死人的頭骨,天也還知道。誰能解救,讓銀河洗淨,讓世界變得美好。我的妻子嘲笑我,長夜中我喂牛唱歌,這一曲,很少有人聽,徒自傷感。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商湯和周武王的吊民伐罪之功的反思,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英雄的複襍情感。詞中“無耑”、“賺盡”等詞語透露出對英雄行爲的質疑,而“髑髏滿地”則形象地描繪了戰爭的殘酷。結尾処的“山妻笑我”與“飯牛歌”則展現了作者對平凡生活的曏往和對現實無奈的感慨。整首詞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思考。

謝應芳

謝應芳

元明間常州府武進人,字子蘭。自幼鑽研理學,隱白鶴溪上,名其室爲“龜巢”,因以爲號。授徒講學,議論必關世教,導人爲善。元末避地吳中。明興始歸,隱居芳茂山。素履高潔,爲學者所宗。有《辨惑編》、《龜巢稿》等。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