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葉伯幾赴奉化錄
君不見東海獰龍子,學飛便逐風雲起。又不見西域豪馬駒,墮地一日能馳驅。
葉家翁季亦如此,一經接武成師儒。毛錐如風腹如笥,快書疾讀三千字。
頗聞曾下仲舉榻,不爲頻通禰衡刺。臺書翩翩江上來,吾州自古多賢才。
裹琴攜硯速相就,爲子歸掃山中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獰龍(níng lóng):傳說中的兇猛龍類。
- 接武:接續前人的腳步。
- 師儒:指學問淵博的學者。
- 毛錐:古代書寫工具,即毛筆。
- 腹如笥(sì):比喻學識淵博,如笥中藏書。
- 仲舉榻:指東漢陳蕃爲徐孺設的榻,比喻禮賢下士。
- 禰衡(Mí Héng):東漢末年名士,以才學著稱。
- 刺:古代的名片。
- 臺書:指官方文書。
- 翩翩:形容文雅的樣子。
- 山中萊:指山中的草地,比喻隱居之地。
翻譯
你不見東海的兇猛龍子,學飛便追逐風雲而起;又不見西域的駿馬駒,落地一日便能奔騰馳騁。葉家的父子也是如此,接續前人的腳步成爲學問淵博的學者。毛筆如風,學識如笥,快速書寫,疾讀三千字。聽說你曾被禮賢下士,不是頻繁地通達名士的名片。官方文書文雅地從江上來,我們這裏自古以來就多賢才。帶着琴和硯臺快來相聚,爲了你,我將回去掃除山中的草地。
賞析
這首詩以東海的龍子和西域的馬駒爲喻,讚美了葉家父子的才華與學識。詩中「毛錐如風腹如笥」形象地描繪了葉家學者的學識淵博和書寫速度之快。後文提到葉家曾受到禮遇,但並非僅憑名片往來,而是真正的才學所致。結尾處,詩人邀請葉伯幾一同歸隱山中,掃除草地,寓意着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葉家才華的珍視。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學識與才華的讚美以及對隱逸生活的嚮往。

戴表元
宋元間慶元奉化人,字帥初,一字曾伯,號剡源。七歲學古詩文,多奇語。宋鹹淳七年進士,授建康府教授。元初,授徒賣文爲生。成宗大德中,年已六十餘,以薦起爲信州教授,調婺州,以疾辭。爲文清深雅潔,東南文章大家皆歸之。有《剡源文集》。
► 487篇诗文
戴表元的其他作品
- 《 六月十三日壽陳子徽太博十首以無官一身輕有子萬事足爲韻 其九 》 —— [ 元 ] 戴表元
- 《 丁亥歲除前二日書事 》 —— [ 元 ] 戴表元
- 《 和鄧善之秋興二首 》 —— [ 元 ] 戴表元
- 《 東陽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五月二十六日將假館宗陽橋稍有閒暇乃爲次韻因寄訊彼中吳子善前輩 》 —— [ 元 ] 戴表元
- 《 六月十三日壽陳子徽太博十首以無官一身輕有子萬事足爲韻 其十 》 —— [ 元 ] 戴表元
- 《 大名元復初郎中攜示感遇五言八章次韻並陳東平曹子貞編修薊丘曹克明其二 》 —— [ 元 ] 戴表元
- 《 四明山中逢晴 》 —— [ 元 ] 戴表元
- 《 戊子清明前陪王丞度新嶺 》 —— [ 元 ] 戴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