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下行
南山高,北山高,行人山下聞叫號。
旁山死者何姓氏,累累骸骨橫林皋。
鳥喧犬噪沙草白,酸風十里吹腥臊。
中有一人稱甲族,蔽膝尚著長孺袍。
不知嬰觸爲何罪,但惜貴賤同所遭。
妻求抱屍諸子哭,魂氣滅沒埋蓬蒿。
人言殺身由貨寶,山村豈得皆權豪。
一言不酬兵在頸,性命轉眼輕鴻毛。
龍爭虎鬥尚未決,六合一阱何所逃。
振衣坐石望太白,寒林夜籟聲溞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叫號:呼喊聲。
- 累累:形容衆多。
- 骸骨:屍骨。
- 林皋:林邊高地。
- 鳥喧犬噪:形容鳥和狗的叫聲。
- 酸風:刺骨的風。
- 腥臊:腥臭味。
- 甲族:顯赫的家族。
- 蔽膝:古代一種遮蓋膝蓋的服飾。
- 長孺袍:古代一種長袍,這裏指貴族的服飾。
- 嬰觸:觸犯。
- 權豪:有權勢的豪強。
- 一言不酬:一句話不答應。
- 兵在頸:指被殺。
- 六合一阱:比喻天下大亂,無處可逃。
- 太白:金星,也指太白山,這裏可能指金星。
- 夜籟:夜晚的自然聲響。
- 溞溞:形容聲音細微。
翻譯
南山高聳,北山巍峨,行人經過山下,聽到呼喊聲。山旁死去的人不知姓甚名誰,屍骨堆積如山,橫陳在林邊高地。鳥兒喧鬧,狗兒吠叫,沙地上的草叢泛白,十里之外的刺骨風中帶着腥臭味。其中有一人來自顯赫家族,仍穿着遮蓋膝蓋的長袍。不知他觸犯了何罪,只可惜無論貴賤都遭受同樣的命運。妻子求着抱屍,孩子們哭泣,魂魄消散,埋沒在荒草之中。人們說他的死是因爲財寶,但並非所有山村的死者都是權勢豪強。一句話不答應,生命就如同鴻毛般輕,轉眼間被奪走。龍爭虎鬥的局面尚未決出勝負,天下大亂,無處可逃。整理衣襟,坐在石上,望着金星,寒林中夜晚的自然聲響細微而清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動盪時代的悲慘景象,通過南山下行人的視角,展現了戰爭和混亂帶來的死亡和苦難。詩中通過對屍骨、腥風、哭泣等細節的描寫,傳達了深切的哀悼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同時,詩人的目光轉向星空,表達了對和平與秩序的渴望,以及對未來的一線希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反映了詩人對時代悲劇的深刻反思和對人性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