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 · 凌波仙· 吊陳以仁

錢塘人物盡飄零,賴的斯人尚老成。爲朝元恐負虛皇命。 鳳簫寒,鶴夢驚,駕天風直上蓬瀛。芝堂靜,蕙帳清,照虛樑落月空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凌波仙:此處指仙人,形容其輕盈飄逸,如在水面上行走。
  • 錢塘:地名,今杭州,古時繁華之地。
  • 飄零:指人物流離失所,生活不穩定。
  • 斯人:這個人,指詩中提到的仙人。
  • 老成:穩重成熟。
  • 朝元:朝見天帝。
  • 虛皇:道教中的神祇,指天帝。
  • 鳳簫:傳說中鳳凰的簫,此處指仙樂。
  • 鶴夢:指仙鶴的夢境,象徵長壽和仙境。
  • 蓬瀛:傳說中的仙境,蓬萊和瀛洲。
  • 芝堂:種植靈芝的地方,象徵仙境。
  • 蕙帳:用蕙草製成的帳幕,象徵高潔。
  • 虛梁:空中的橋樑,指仙境中的建築。
  • 落月:指月亮落下,夜晚將盡。
  • 空明:空曠而明亮。

翻譯

錢塘的人物都已飄零四散,幸好還有這位仙人穩重成熟。爲了朝見天帝,恐怕辜負了天帝的命令。 鳳凰的簫聲在寒風中飄蕩,仙鶴的夢境被驚醒,駕着天風直上蓬萊和瀛洲的仙境。 靈芝堂靜悄悄,蕙草帳幕清幽,月光照在空中的橋樑上,顯得格外空曠明亮。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仙人在錢塘人物飄零的背景下,依然保持着穩重和成熟。詩中通過「鳳簫寒,鶴夢驚」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仙境氛圍。最後「照虛梁落月空明」一句,以月光照耀下的空曠明亮景象,表達了仙境的寧靜與超然,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於仙境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道教仙境的神祕色彩。

鍾嗣成

元汴梁人,居杭州,字繼先,號醜齋。嘗作《錄鬼簿》。收元散曲雜劇作者一百五十二人小傳、存劇目四百餘種。凡金元雜劇,名人仕履,考訂頗詳。卒於明初。所作雜劇《錢神論》等已佚。 ► 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