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注釋
小裙釵:猶言小女子。裙、釵是女子衣飾。
飽齋:意即飽吃一頓飯。齋是舊社會施捨給僧、道、乞丐的飲食。
悲田院:乞丐收容所。
劉九兒宗枝:劉九兒是元劇中乞丐的共名。
鄭元和:元石君寶《曲江池》雜劇中人物,亦即唐人小說《李娃傳》中的鄭生。他落魄時曾流街頭行乞。
蓮花落:舊時乞丐行乞時唱的歌曲。
鶯花市:指妓女集中的地方。
打爻(yi)槌:一種乞丐玩的技藝,用三隻鼓槌,交叉着上下拋接,有時還邊拋邊打鼓,因此也叫三棒鼓。
[村沙:即粗俗、愚蠢。
黃麻罩:用麻布縫的短褂,
皁環滌:灰黑色的滌帶。
窮風月訓導:窮風月,意即窮風流,窮開心。訓導,此指低級學官。
序
《正宮·醉太平·落魄》是元代文學家、散曲家鍾嗣成創作的一首元曲。曲別具一格,它借寫景來諷刺世情,借山勢之險惡抒寫人心更險惡,從中可見作者對元代世道危艱、人心險惡的社會現實的慨嘆與憤懣。這種風格剛健,以景取譬,直抒感慨的作品,在鍾嗣成的曲中並不多見。
賞析
這三首以玩世不恭的態度,表現突兀不平的氣概。鍾氏《靈鬼薄後志》說:“但於學問之餘,事務之暇,心機靈變,世法通疏,移宮換羽,搜奇索怪,而以文章爲戲玩者,誠絕無而僅有也。”這就在以文爲專業的正統文人之外,開闢了一條新的創作途徑。然其作品表現的浪蕩作風,乃元代許多文人被逼於娼妓之下,乞丐之上的畸形產物,今天已不足爲訓。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風流貧最好:風流倜儻而甘守清貧的人最好。
- 村沙富難交:粗魯愚蠢的富豪難以交往。村沙,粗魯,愚蠢。
- 拾灰泥補砌了舊甎窰:用灰泥把舊甎窰脩補好。
- 教乞兒市學:教街上的乞兒學習。
- 裹一頂半新不舊烏紗帽:戴一頂不新不舊的烏紗帽。
- 穿一領半長不短黃麻罩:穿一件不長不短的黃麻佈袍。
- 系一條半聯不斷皂環絛:系一條皂色的半截腰帶。
- 窮風月訓導:窮風月,指風流而清貧的生活。訓導,指作者自封的“教乞兒市學”的學官。
繙譯
風流倜儻而甘守清貧的人最好,粗魯愚蠢的富豪難以交往。用灰泥把舊甎窰脩補好,開一個教街上的乞兒學習的市學。戴一頂不新不舊的烏紗帽,穿一件不長不短的黃麻佈袍,系一條皂色的半截腰帶,做一個風流而清貧的學官。
賞析
這首作品以幽默詼諧的筆觸,表達了作者對於清貧而風流的生活態度的贊美。通過對比“風流貧”與“村沙富”,突顯了作者對於精神富足而非物質富有的追求。後文通過描述自己簡樸的裝束和開設的乞兒市學,進一步躰現了作者的清高與對教育的重眡。整首曲子語言通俗,意境深遠,展現了元曲的獨特魅力。
鍾嗣成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雙調 · 蟾宮曲 · 西湖尋春 》 —— [ 元 ] 徐再思
- 《 中呂 · 普天樂(二首) 》 —— [ 元 ] 張養浩
- 《 中呂 · 陽春曲 》 —— [ 元 ] 姚燧
- 《 中呂 · 喜春來 · 閨怨 》 —— [ 元 ] 徐再思
- 《 正宮·醉太平·嘆世 》 —— [ 元 ] 張可久
- 《 雙調 · 清江引 · 錢塘懷古 》 —— [ 元 ] 任昱
- 《 中呂 · 普天樂 · 辭參議還 》 —— [ 元 ] 張養浩
- 《 中呂 · 陽春曲 · 贈茶肆 》 —— [ 宋 ] 李德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