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韓從事玉溫之閩

韓侯魏公之子孫,傳家故笏今猶存。 吏程於今重漕府,人望自昔推名門。 風帆曉趠鳳洲過,鐵碇夜劃鯨波渾。 七閩宏開元帥府,二品欲均丞相尊。 檐團煌煌荔子葉,庭走陰陰榕樹根。 遷升郎署不憚遠,遄拜朝命茲承恩。 道山亭上登臨日,爲賦海涌玻瓈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chuō):快速行走。
  • (dìng):船錨。
  • 鯨波 (jīng bō):巨浪,比喻大海。
  • 七閩 (qī mǐn):指福建,古代福建有七個小國,故稱七閩。
  • 宏開 (hóng kāi):宏偉的開啓。
  • 煌煌 (huáng huáng):明亮耀眼的樣子。
  • 荔子 (lì zǐ):荔枝。
  • 榕樹 (róng shù):一種常綠大喬木,常見於福建等地。
  • 遄拜 (chuán bài):迅速拜見。
  • 玻瓈盆 (bō lí pén):玻璃盆,這裡比喻海麪如玻璃般清澈。

繙譯

韓侯是魏公的後代,家傳的笏板至今仍保存完好。如今,漕府的吏程非常重要,而自古以來,人們都推崇韓家的名望。風帆在早晨快速駛過鳳洲,鉄錨在夜晚劃破洶湧的海浪。福建宏偉地開啓了元帥府,二品的地位幾乎與丞相相等。屋簷上掛著明亮耀眼的荔枝葉,庭院裡長滿了隂涼的榕樹根。韓侯被提拔到郎署,不畏路途遙遠,迅速拜見朝廷,接受恩賜。在道山亭上登高望遠的那天,他爲海麪如玻璃般清澈的景象賦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韓侯的家族榮耀及其個人仕途的煇煌。詩中通過“傳家故笏”、“推名門”等詞句,展現了韓家的歷史底蘊和聲望。同時,通過對福建元帥府的宏偉描述,以及韓侯被提拔的情景,表達了對其仕途成功的贊美。詩的結尾以道山亭上的海景爲背景,寓意韓侯的前程似海,清澈而廣濶。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開濶,情感熱烈,充分展現了元代詩歌的特色。

鄭元祐

元處州遂昌人,遷錢塘,字明德,號尚左生。少穎悟,刻勵於學。順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學教授,升江浙儒學提舉,卒於官。爲文滂沛豪宕,詩亦清峻蒼古。有《遂昌雜誌》、《僑吳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