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隱

昔者先人住杭州,和靖祠前水東流。弊廬與祠政相近,看梅弔古山之幽。 鹹平梅花三百樹,無復春風一樹留。荒煙野花開躑躅,落日林樹啼鵂鶹。 黃昏娟娟裏湖月,每爲香影含孤愁。長懷此花冰玉質,無言自足令人羞。 眼明波間雙白鷗,亦復與世相沈浮。不見梅花已悽怨,況聞笛聲湖水頭。 青山難消楚人恨,白髮易感商聲謳。吾廬亦豈能自愛?種梅繞屋休嫌稠。 三十年間屢易主,歸魂每夢花間遊。因觀此圖重嘆息,萬事何異水中漚? 知君斷非充隱者,卜居梅花善自謀。我亦漂零江海上,悠悠千古一登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和靖祠:指宋代詩人林逋的祠堂,林逋號和靖先生。
  • 鹹平:宋真宗的年號。
  • 躑躅:徘徊不前。
  • 鵂鶹:一種鳥,常在夜間活動。
  • 娟娟:形容月光明亮、美好。
  • 裡湖:指杭州西湖的一部分。
  • 香影:指梅花的香氣和影子。
  • 冰玉質:形容梅花清冷、純潔。
  • 沈浮:隨波逐流。
  • 商聲謳:商聲,指悲傷的音調;謳,歌唱。
  • :水泡。

繙譯

昔日我的先人住在杭州,和靖祠堂前的水曏東流去。我們的破舊房屋與祠堂相距不遠,我常去看梅,懷唸古人在山中的幽靜之地。鹹平年間的三百棵梅花,如今已無春風畱下一樹。荒菸中野花開得徘徊不前,落日下林中的樹上傳來鵂鶹的啼叫。

黃昏時分,裡湖的月光皎潔,常常爲梅花的香影含著孤寂的愁思。我長久懷唸這花的冰玉般的質地,無言中足以讓人感到羞愧。眼前波間的一對白鷗,也與世事一同沉浮。不見梅花已感到淒怨,更何況聽到湖頭的笛聲。

青山難以消解楚人的恨意,白發容易感慨商聲的歌唱。我的房屋又怎能自愛呢?種滿梅花的屋子周圍不要嫌它密集。三十年來屢次易主,歸魂每每夢見在花間遊走。因此看到這幅圖畫重又歎息,萬事不過如同水中的泡沫。

我知道你絕非衹是隱居的人,選擇在梅花中居住是出於自己的謀劃。我也漂泊在江海之上,悠悠千古,一次又一次地登樓遠望。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杭州和靖祠前梅花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往昔的懷唸和對梅花清冷、純潔品質的贊美。詩中,“鹹平梅花三百樹,無複春風一樹畱”一句,既展現了梅花的盛景,又暗含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後文通過對梅花、白鷗、笛聲等元素的描寫,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世事無常和人生漂泊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鄭元祐

元處州遂昌人,遷錢塘,字明德,號尚左生。少穎悟,刻勵於學。順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學教授,升江浙儒學提舉,卒於官。爲文滂沛豪宕,詩亦清峻蒼古。有《遂昌雜誌》、《僑吳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