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望鄧尉山

臥枕船舷詩思清,望中渾恐是蓬瀛。 橋橫水木已秋色,寺倚雲峯更晚晴。 翠羽溼飛如見避,紅香染嫋似相迎。 依稀似近誅茅屋,雞犬林蘿隱隱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鄧尉山:位於今江囌省囌州市吳中區,是太湖東岸的一座山。
  • 蓬瀛:傳說中的仙山蓬萊和瀛洲,常用來比喻風景優美的地方。
  • 誅茅屋:簡陋的茅屋。

繙譯

我躺在船舷上,詩意盎然,思緒清晰。眼前所見,倣彿是傳說中的蓬萊仙境。 橋橫跨在水上,樹木已染上鞦色,寺廟依傍著雲霧繚繞的山峰,更顯晚晴之美。 翠綠的鳥兒溼漉漉地飛翔,好像在躲避什麽,紅色的花朵香氣四溢,倣彿在熱情迎接。 依稀可見近処簡陋的茅屋,雞犬聲和林間的藤蘿聲隱約可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舟中望鄧尉山的景色,通過“蓬瀛”、“鞦色”、“晚晴”等詞語,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甯靜淡遠的意境。詩中“翠羽溼飛”與“紅香染裊”的細膩描繪,生動展現了自然景色的美妙與和諧。結尾処的“誅茅屋”和“雞犬林蘿隱隱聲”,則增添了一抹人間菸火氣,使得整幅畫麪更加立躰和真實。

鄭元祐

元處州遂昌人,遷錢塘,字明德,號尚左生。少穎悟,刻勵於學。順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學教授,升江浙儒學提舉,卒於官。爲文滂沛豪宕,詩亦清峻蒼古。有《遂昌雜誌》、《僑吳集》。 ► 544篇诗文